【有人就趁玄宗空虚之际进言杨玉环“资质天挺,宜充掖廷”。就是说,杨玉环长得很好看,应该填充到后宫中来。】
【无论是以现代人的观点还是礼教更加森严的古代观点来看,这个建议都是败坏人伦的。】
【这是你的儿媳妇啊!唐玄宗,你清醒点!这是你亲自册立的寿王妃啊!】
仙人的怒吼让唐玄宗感到面红耳赤,他自己也知道这件事不地道,所以当初是费劲巴拉、千回百转地才把玉环搞进宫里来。
这种事情怎么可以摆到台面上讲呢?
而且是摆到天上,由大唐人民一同观赏。
安禄山:讨伐理由+1
高力士:不敢看也不敢听,哎呦喂
士兵们:哦豁,皇家秘闻,仙人放开了讲
【事实证明,唐玄宗他是真下得去手。面对这一荒诞的提议,他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了自己的心意而感到高兴,并且他立马付诸行动。】
【他为了把杨玉环弄进自己的后宫中,做了不少表面功夫。首先就是以尽孝道为借口,下了一道圣旨,让她为窦太后祈福,敕书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那夜,高力士秘密来到寿王府,先对寿王李瑁说道: “自武惠妃离世后,陛下一直郁郁寡欢,寿王殿下作为皇子,要懂事点。”
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外非是皇上看上你的媳妇了,还是速速拱手让出来吧,不然小命不保啊。
转头他又对杨玉环说道: “陛下为你,可谓用心良苦啊。”
杨玉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忿忿地说道: “他这样做,就不怕朝野议论,有损于皇帝的威德吗!”
高力士没有继续说下去,颁布了旨意后就离开了,留下抱头痛哭的夫妇两。
卧房内,李瑁弯坐在床沿,红肿的双眼让他不敢直视自己的妻子玉环。
杨玉环握起他的双手,带着哭花的妆面呜咽地说道: “你是我的丈夫,我两是恩爱夫妻啊。”
李瑁随即一把抱住她,大放悲声。
直到声嘶力竭,干涸的心中再也挤不出一滴眼泪。
他知道接下来的话语非常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他是君,我是臣;他是父,我是子啊。”
杨玉环叉腰站起,郁愤地回道: “可他是公公,我是儿媳啊。”
“他一怒之下能够废掉结发的妻子,能在一日之内连杀三子,我,我怎么敢抗旨啊。”
李瑁羞愧地低下了头。
杨玉环痴痴地望着他,她心里明白从皇上动了念头的那刻起,命运的选择权就不在他们的手中了。
瑁郎爱她吗?爱。
瑁郎能救她吗?不能。
若是她不从,自己的家人及寿王府上下,无一幸免。
【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进了太真宫,自此了却世间尘缘。这样一来,唐玄宗和她就不再是公公和儿媳的关系了。】
【可能是出于一个父亲的愧疚,也可能是想断绝寿王李瑁的念想,唐玄宗非常积极地给李瑁物色新媳妇儿,好填补上寿王妃这个空缺。】
【当然,整个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的。李瑁虽不能明着反抗他的父皇,但暗地里恶心一下他还是可以的。】
【毕竟自己的媳妇被自己的爹抢走了,还要假装当道士,自己还得陪着笑脸演戏,这事搁谁头上都受不了。】
【恰逢李瑁的养父宁王去世了,他提出作为养子,要为宁王守孝三年,那守孝期间,自然是不能娶妻的。】
【眼看着杨玉环出家快满一年了,自己再给儿子找个老婆,一切都顺理成章说得通了,李瑁临到头搞了这么一出幺蛾子。不过唐玄宗最后还是同意了,同时也快憋出内伤了。】
【三年乍一听很长,但过起来真快。时间一到,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将杨玉环接到宫中,立为贵妃。而李瑁也无奈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迎娶了新的寿王妃。】
“胡说八道!我与贵妃是真心相爱!”唐玄宗气得一根拐杖直往地上戳。
自己是皇上,虽然现在在逃亡,但也是皇上,不允许别人如此议论自己,尤其还是把自己描述成了个老色批。
高力士悄悄地叹了口气, “陛下,往事如烟,外面的将士们现在还在等着呢。”
眼看皇上不想理会自己,他秉着一口气,继续说了下去: “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还在陛下左右侍奉,他们怎么可能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地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
最后一句近乎威胁的话语让唐玄宗浑身一激灵,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