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些事你听谁说的?”
“是你妹妹巧玲说的,这又不是多光彩的事,又不想让外人知道,我谁没吿诉,今个你要去找高加林我不得不说。”
“爸,你说这叫啥事,他俩的事还没断秧,这又出了巧玲,我也管不了了,任天由命吧。”巧英说罢气得一拍屁股走了。
刘立本说了一句:“这简直是乱了套,我也不管了,随他们去吧。”
巧英走在路上反复寻思着,这来时信誓旦旦,回到家如何向公公交待呢?想了一路子也没找到合适的话语,只好到时随急应辨。回到家她还没开口高明楼张口就问:“你问的咋样?”
稍等片刻巧英说:“气死我了,正好她还没回学校,这死妮子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她说她不喜欢三星,即使结了婚,三星也不会幸福的,不如好打好散,至于和那个高加林之间啥事没有,不干民办教师她是想考大学当一名正式国家干部。既然她铁了心,我看就算了吧,俗话说:这强扭的瓜不甜,就凭咱家这么好的条件,三星论长相有长相,要工作有工作,还怕找不到个媳妇,孬一点的咱都不要,非挑一个比巧玲好的不可,气死她。”沒想到巧英临时抱佛脚,编出这么一番话,还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高明楼一听儿媳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无可奈何地:“唉” 一声,“也只好如此了。”但是他心里仍存一种侥幸,他认为巧玲不可能考上大学,到那时还得乖乖地做他的儿媳。
巧英又到三星的房内:“三弟,就凭你这一表人才,又有工作,这天底下三条腿的□□不好找,可两条腿的女子遍地都是,你放心,你的婚姻大事就包在嫂子身上,保证给你找一个比巧玲好的女子。”
尽管巧英花言巧语地说了这么一堆,可三星不仅未听进一句,反而使他更加烦恼,突然大声说:“我谁也不要,就要巧玲。”
这一声把高明楼和巧英吓了一跳。稍等片刻,巧英仍不死心:“话说回来,你以为大学就那么好考,那高加林能有本事都没考上大学,她就能一定考上吗,考不上还得回来当民办教师,到那时看她还有啥话说,不要着急,不就几个月时间吗?”
“那万一考上咋办?”声音更大,情绪更加激动。
一句话说的巧英无言可对,一时没了主张。高明楼气得浑身发抖,也不敢再说什么,心里却一直埋怨这个儿子没有出息,为了一个女人竟然这般德性。
第二天,由于高加林昨天晚上寻找资料睡得晚,早饭也没吃,九点钟刚刚起床正在刷牙,一辆吉普车突然开到家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人,由杜局长领着进了窑洞:“加林,来客人了。”
高加林一看是县宣传部副部长韩风:“韩部长,你怎么亲临寒舍,你看我行动不便,不能远迎,失敬,失敬,杜局长你们快坐,快坐。”
韩风看着炕上的临时书桌:“加林,没想到你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做出如此的成就,不得不令人钦佩。”
“谢谢韩部长。”
“我来介绍一下,这两位是省电影制片厂的,这位是吴导,那位是张助导,制片厂准备把你的小说改编成电影。”
高加林也没想到会拍电影,心情激动的不得了:“你好吴导,你好张导。欢迎,欢迎,谢谢领导对我如此器重。对不起,你看我这连开水也不能倒,杜局长只好麻烦你,给各位倒杯开水。”
“不用麻烦,别客气,我们这次来是和你说说拍电影的事,是这样省电影制片厂准备把你的小说搬上银幕,给你沟通一下,如果同意,下一步需要电影剧本,你看是你自己改呢,还是由我们改,还有内容情节上是否有需要更改的?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加林同志,你谈谈吧。”吴导开门见山地说。
高加林略加思考:“谢谢吴导和张导对我的厚爱,拍电影我没意见,剧本还是你们改吧,因为我对电影剧本不太熟悉,再说我行动不便也没时间。内容情节上最好和原著相符,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张导递过来一份合同:“这样吧,这是合同,你先看看,有需要改动的咱们再商量,如果没异议,咱们明天就签约。你看好不好?”
“好,就按张导说的办。”
他们简単地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窑洞回县城去了。高加林一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同时又回想起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他止不住地哭了起来,泪水不停地从他那苍白的脸上涌了下来,使他真正领会到苦难的确是一份难得的财富,如果没有这些年的磨炼,他是不会写出这么受欢迎的作品的,他要感谢上帝给了他这些磨炼的机会,他要用实际行动去报答,去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因此他决定在康复之前一定将长篇励志小说《冬去春来》完稿。
翌日中午,吉普车果然如约而至,韩部长有事没来,却多了个黄亚萍,她是专给加林送轮椅的,她并没有将轮椅直接推进窑洞,而且放在外边。一进窑洞便喊道:“恭贺老同学。”
高加林一看是她:“亚萍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的小说要拍电影,特来祝贺,走走你这大作家的后门,给导演说说是否给我按排个角色,群众演员也可以。开句玩笑,大家坐吧,我是专来服务的,我代表老同学欢迎大家的到来,加林有没有茶叶?”黄亚萍一手抓着暖瓶一手拿着茶杯问道
“没有。”
“那只好喝白开水了。”
大伙坐下来,吴导问:“加林你看合同是否有需要改动的?”
“我看可以,就按昨天咱们定的加上就可以了。”
“那好,如果没有意见就按昨天说的,咱们这就签约。”
合同很快签约完毕,高加林对大伙说:“吴导和张导远道而来,本来该我尽地主之谊,可我行动不便,就让我老同学亚萍女士代劳招待几位,请不要见外。”
“保证完成任务。”
“加林,亚萍的父亲就是分管宣教口的县长,来时已安排我和亚萍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他说这是我县宣教口一件大喜亊,一定要办好。”杜局长解释道。
黄亚萍却插了一句:“我改正一下,是分管宣教口的副县长,不是县长。”
话音未落惹得哄堂大笑。吴导两眼不住地打量这位端庄大放,身材匀称而又雅而不俗的黄亚萍,对她十分欣赏。
“加林,为奖励你这有功之臣,我特地送你一件礼物。”她说着出去将轮椅推了进来。
“轮椅,太好了,我作梦都想坐上轮椅,亚萍,太谢谢你了。”高加林高兴地有些不知所措。
“这客气啥,能为你这大作家服务,我深感荣幸。”
他们坐了一会,便告辞了高加林,黄亚萍是最后一个走出房间。
“亚萍,轮椅钱。”说着去口袋掏钱。
“你要弄清,轮椅是我送给你的,不是帮你买的。”她说过悄悄塞给高加林一个折叠成四方形状的纸张便摆摆手离去。
等他们走后,高加林将纸展开,原来是一首小诗:
赠加林
你的出现让我突然眼前一亮,你是一泓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你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你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你是一盏灯,越是黑暗的地方就被照的越光明。你是一盏明亮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
你最亲蜜的知已亚萍
高加林看过之后沉思良久,最后笑了笑:“这个亚萍太有意思了。”他并沒有否认黄亚萍对他的那种情感,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无误的,他和黄亚萍彼此之间确实有一种男女之间少有的那种情感,尤其是黄亚萍从上高中时就对他有一种特殊的好感,由于地位上的悬殊没有走到一起,两年前进城他们又狂热一阵,可好景不长,命运又将他们无情的分开。虽然他们沒能如愿以偿,但他们的內心是相印相通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也可以说他们是夫妻之外的真正异性朋友。由于黄亚萍对高加林的执着要远远高于张克南,因此而感到苦恼。此时的高加林突然间一鸣惊人,黄亚萍心中的那根隐藏的爱弦一下子又被拨动起来,尽管弹出的声音不是那么和谐清晰,但它的频率相当高,足以使她心慌意乱、神魂颠倒,这次来不仅表示祝贺和买了轮椅送给他,同时也向加林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她对加林那份挚情。
高加林对黄亚萍的情感也只能敬而远之,尽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也不想冷落伤害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