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杯盘狼藉,时间也快到四点钟,苏时月抱起一旁的摄影机:“我得去单位还设备了。”
“我送你。”
见她起身,方浪也跟着起来。
两个人往停车场的方向走着,苏时月忽然想起,她是怎么和方浪交上朋友的。
那个时候,方浪是她前桌,但是交集并不多,她一心扑在陆淮阳身上,和其他人都很少说话。
后来,因为发现方浪和陆淮阳的关系不错,苏时月才产生要和方浪做朋友的想法。
没想到还没等她出手,方浪先一步回头和她说话,还很热情,班里的同学一度以为他们两个有点故事。
苏时月本来想去解释,没想到方浪解释得更积极主动。等到大家都了解他俩就是纯粹的,对对方毫无异性情谊的哥们儿以后,这段关系才算稳定下来。
苏时月现在才反应过来,原来方浪和她做朋友的原因,是夏纱。
然后她想起来,夏纱和她说过无数次的事情。
夏纱一直很喜欢学霸,最开始李暮野学渣装学霸骗了夏纱,等夏纱喜欢上对方了,才发现李暮野年级倒数第一。
而方浪,就是夏纱本来会喜欢的那种仗义学霸。
车子在路上行驶着,见苏时月一直没说话,方浪看了她一眼:“月月,我刚才问你的问题,你不会不开心吧?”
“不会。”
……为什么没有赴约?
“忘记了。”
刚才,苏时月是这样回答方浪的。
对于高三最后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她一个字也不想提。守住的是她残存的自尊,代价是陆淮阳的答案和她几年的暗恋。
“我看到肃南报微信公众号发的‘灭门案’破案专题了。”有些堵车,方浪转移话题:“那个模拟现场我一个大男人看了,都难以接受,你去现场,克服恐惧也很难吧。”
“还好,到了现场我会有意屏住呼吸,不去关注那些。”
因为肃南报及时发布了现场采访的视频,破案专题也紧跟着发出,终于在舆论走偏之前,及时矫正了风向。
这篇报道很及时,内容、材料也足够丰富,不仅肃南报内部表扬了她,网络上对于肃南报的公信力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她得到的远比她付出的多。
“……你当时怎么想去学新闻的。”方浪仔细回忆:“咱们班除了你,好像没有做新闻工作的了。”
“忘了。”苏时月不想回答这个问题,随意地:“大概率是因为分数低。”
听她说完,方浪就笑:“每次你说‘忘了’,我就知道,这个问题不应该问。”
两个人随意闲聊一会儿,苏时月突然发现,这个堵车不太对劲。
“……怎么了?”方浪看到她突然拿起摄影机。
“感觉前面不太对劲,”苏时月推开车门下车,“我去看看。”
说着,关上车门,扛着摄像机,沿着旁边的人行横道一路小跑,奔向事故发生地。
方浪看着苏时月的背影,也不禁感慨,时间真能给人以力量,以前拧水瓶都会累得满脸通红的女孩,现在能扛着摄影机健步如飞了。
想到那个画面,夏纱就出现在他脑海中,方浪收敛起笑容。
如苏时月所料,前面果然出了车祸。但出乎她意料的是,肇事人是今天上午刚刚见过的人,裴枫。
裴枫好像还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站在原地。
其他人也不敢上前,看到苏时月背着摄像机出现,知道她是记者以后,才有人打电话报警、叫救护车。
采访了目击者,路人,拍摄了现场的材料,苏时月快速发回单位。刚要回去找方浪,就被裴枫抓住。
“你拍了什么?先不要发。”
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苏时月闻到了酒味,尽管裴枫看起来十分清醒。
她没带电脑,没办法剪辑视频,所以把资料发给了在家的韩柏莹,韩柏莹收到以后,立刻起床干活。
苏时月把“酒驾”这个信息发过去,然后叮嘱韩柏莹,等待警方的检测结果出来,再发表。
尽管提前放出“酒驾”这个消息,加上裴枫的名头,能赚到足够多的点击率,但是如果与事实不符,就会给当事人和报社都带来灾难。
在诸如此类的事情上,苏时月一向慎重。
“方浪,你先回吧,我要去趟警察局。”眼看一时半会儿解决不完,苏时月发了条信息过去。
听到“警察局”这三个字,方浪吓了一跳:“……怎么了?你去警察局做什么?”
“我没事,前面有一起车祸,我去警察局跟进一下情况。”
折腾了两个小时,确定了裴枫并非酒驾,只是吃了蛋黄派和荔枝,酒精测试才会不合格。而根据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词,裴枫在撞人以后没有其他二次碾压一类的恶意行为,被撞的奶奶轻度骨折,整体情况良好。
警方很快通报了情况。
肃南报则在第一时间出了详细的报道。
裴枫在和苏时月一起去警察局的路上,语气很差地:“记者?你肯定会拿着我的名字去赚流量吧?”
“建议不错,”苏时月认真地,“我考虑一下。”
“如果……你为博眼球往里面添加虚假信息,”裴枫语气很差,“别忘记我是律师。”
“嗯,你这威胁人的样子似乎也能让点击暴涨,”苏时月语气轻快,“毕竟,你知道我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