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百年混战之后,魏国终于一统九州。
大量的美女被送入了魏国皇宫。
魏国皇帝项辰不好女色,将大部分的美女都分赏了下去,只留了一个女子在后宫。
大将军李誉为了追击敌军而深入草原腹地,久久未归。
项辰派去通信之人都断了联系,本以为李誉凶多吉少,却未料到,半年后,李誉居然奇迹般地平安回来了。
勤政殿内,李誉因兵败而请罪:“臣本来兵败被俘,是皇后娘娘为臣求的情,臣这才有命归来。”
“姝儿...”这个名字含在他的舌尖,酝酿了许久才问道:“她可好?”
李誉表情沉痛地摇了摇头:“娘娘病重,离油尽灯枯不远矣。”
项辰踉跄的后退了两步,只见李誉将一块半圆形的玉佩呈上:“娘娘说这是她昔日与陛下定情信物,她让我交还给您,说自己时日无多,她会与司徒翊远遁漠北,不再踏足中原,百年之后怕是不能与您同葬帝陵了,让您放下执念,另立皇后,她也希望您能再遇心仪之人,将玉佩送出。”
项辰接过李誉手中的玉佩,玉佩触手生温,往事一一浮现心头,如今,她人不在了,玉佩居然回到了他手上。
“她还有何话留给我?”项辰转身,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整个人如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
李誉知他心中伤痛,那种伤痛,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跪在项辰面前:“娘娘说,您御驾亲征之前,曾去浮戏山庄探望过她,亲口答应过她,两国交战绝不伤害百姓,可您终究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平阳的瘟疫出自您之手,她说,平阳的百姓,是您欠她的,如今九州一统,她希望您能善待百姓,不论魏国人,匈奴人,楚人,羌族人还是鲜卑族人,皆是九州子民,也将会是您的子民。”
项辰停下了步子,闭上了眼睛,任由泪水从眼角流出,是啊,到了最后,他还是违背了他对她的诺言,平阳的满城百姓,皆死于他手。
项辰挥了挥手,示意李誉退下,李誉见他背影,知哪怕是帝王也会有刻骨伤痛,识趣的退下了,李誉走后,项辰禀退了勤政殿的所有人,颓然地坐到了台阶上。
项辰看着手中的玉佩,再抑制不住心中的伤痛,痛哭出声,生不同寝死同穴,她连这样的机会都不留给他,让他一世孤独,百年之后,依旧孤零零的一个人。
项辰只觉得自己的心深深地被人剜去了一块,往后漫长的岁月,于他而言,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煎熬而已,再无一丝欢愉。
一个月之后,项辰从梁国带回来的那个女子被封了静嫔,入住永安宫,此事引起后宫极大的震动,历朝历代,永安宫都是皇宫的寝宫,一个小小的妃嫔,居然入住了只有皇后才能入住的永安宫,这是多大的荣宠啊!
然而,诡异的事发生了,盛宠最浓的静嫔竟然从来不踏出永安宫半步,与宫里众位嫔妃也从不往来,甚至国宴,合宫觐见的日子也见不到她的身影,以至于后宫众人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项辰入后宫的次数十分的少,一个月不过一两次,但他只要一入后宫,必定是去永安宫。
没多久,静嫔就怀孕了,十月之后,皇长子出生,百官同贺,举国同庆,静嫔也母凭子贵,被项辰破格晋升为静贵妃。
但哪怕封了贵妃,她依旧日日呆在永安宫里,从来也不出来。
项辰虽然只去永安宫,但对静贵妃算不上特别宠爱,对她所出的皇长子也谈不上多爱护关心,只在满月的时候抱了抱,之后每次来永安宫都会嫌弃孩子太吵,不让人将他带过来。
一年之后,静贵妃再次怀孕,这一次她生下了一个女孩,项辰依旧没有多高兴,对小公主也是一样,让人在永安宫的偏殿养着,他入后宫时,不要让孩子吵到他。
时间就这样一年年的过去,项辰在李誉和朝臣的鼎力支持之下,废除了楚人的奴隶制,让中正官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也是尽量选贤与能,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各民族渐渐融合,国力也蒸蒸日上。
五年后的某一天,项辰入永安宫,刚刚入座,便见一个小女孩冲了进来,身后有嬷嬷拼命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