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潇刚帮周围一户急病的乡亲请了大夫,直在那乡亲家里守到他情况稳定、还安抚好了他那一对六神无主的儿女,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回客栈来。活生生忙了横有一天再连半宿,他累得头昏眼花,走起路来脚步都打晃,心情却十分好。
因为方才大夫告诉他,那位阿叔病得虽重,但只要及时施针用药,就还有得治。
有得治——这是多好的消息。
沉浸在这种既疲惫又亢奋的复杂心情里,他大步穿过客栈大堂,打算把自己摆成大字型往床上一摊,美美地睡个好觉。
然后他就听到了小二的话,下意识地定住脚步,朝小二看去。
这一天正逢冬至,高少怀一大早就出了门,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就连每日晨间例行的练刀都搁置下来,整整一天就没见着人影。正所谓“年终有归宿”,冬至是个旅人还家的日子,前两天稀稀拉拉来的几个客人早就归家去了,此时客栈里只有卓潇和小二,屋外风冷得彻骨,屋里也只有墙角火盆边上那一隅温暖,以至于都进了屋,卓潇身上沾的雪片却还没化,稍稍一动就扑簌簌地往下掉。
随着卓潇扭头的动作,雪片从发间跌进领口,他打了个寒战,几乎糊成了一锅浆糊的脑子陡然清醒了。
他问:“为什么?”
乌龙客栈的小二和老板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也就是高少怀穷得连自己都养不起,不然高低得整出一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奇景来。
具体来说,除开在客人面前装模作样演戏的时候,老板高少怀一个字都不肯多说,成天就是往高高的柜台后一窝,等闲无事连头都不冒。小二许彦有样学样,活似一个锯嘴葫芦,别说讨好客人的吉祥话不会,卓潇来了这十多天,就没听他说过几句话。
“别问那么多,知道这些对你没好处。”许彦没有回答卓潇的问题,他从墙角拎过来一张马扎抛给卓潇,示意卓潇过来烤火,“你也别因为她救了你一次就觉得她是好人,她那个人啊——算了,不说了。”
“总之她就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大侠,更不是那种看人品行好就会乐意收徒的,你别白费力气了,早早回家去吧。”
卓潇摇摇头。
“我不是因为想讨好高姐姐才帮乡亲们的。”他认真地向许彦解释,“就算没遇到她,能帮的人我还是得帮。”
他用的是得帮,不是要帮,更不是想帮。
不过这些天里高少怀的态度确实没有松动,他是不是应该换个法子?
许彦是个大老粗,没注意到卓潇言辞间细微的不同,他没说信也没说不信,只问卓潇:“你一个富贵乡里长大的小公子,不求功名利禄也就算了,作甚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找罪受?”
火盆旁边放着一个旧酒壶,他伸手取过来,拔开塞子,仰头灌了一口壶里半冷不热的酒。
卓潇嗅了嗅空气中浮动的酒香,认出那是烈酒“倒英豪”。
这酒着实够劲儿,一口下肚,许彦的脸也红了,大概是酒入愁肠的缘故,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罕见地话多起来。醺醺然的醉意中,他把酒壶往卓潇鼻尖下面一怼,大着舌头继续说:“还想跑江湖,江湖是什么好地方吗?也就你们这些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稀罕。”
面对许彦粗俗的话,卓潇一笑置之,既不反驳也不附和。
他向往江湖自然有他的原因,说起来可能有些儿戏,但那确实是支持了他十二年的东西。
接过酒壶,他克制地浅浅抿了一口——大概就是酒气若有似无地沾了沾嘴唇的程度。
然后他把酒壶还给许彦:“我没想过这些,就是喜欢而已。”
“许二哥,你们这么闷可不好做生意哟。”他笑眯眯地说。
许大哥就许大哥,小二哥就小二哥,许二哥是个什么玩意儿?
发觉他是在拿自己逗闷子,许彦一巴掌呼在他背上。
他大抵也不是什么寻常人,看着跟中年文士一般的手轻飘飘地一掌拍下来,竟活似有人拎着锤头抡圆了胳膊给了卓潇一下,差点把他给锤进火盆里。
“你小子瞎操什么闲心。”一把揪住往下倒的卓潇,他又灌了一口酒,呛得咳嗽了两下,“高老板哪儿是做生意的料,就连这客栈也不晓得是打哪儿搞来的。”
“你没事儿别去她眼跟前胡晃,小心哪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么吓人?”卓潇眨眨眼,带着点试探问:“所以她到底做的什么营生?总不会是什么江洋大盗吧?”
“江洋大盗?”许彦嗤笑一声,却没回答,“行了,不该问的甭瞎打听。”
“你是个好人,好人来什么江湖,快快回你该在的地方去吧。”他咕哝着,声音越来越低,渐渐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