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部回到武宣后,陈德良开始让黄子澄统计士兵们的枪支弹药情况,有人没枪也万万不可。
广西和云南都靠近越南,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广西相当大一部分士兵使用的武器是法式勒贝尔步枪。所以陈德良接收的士兵里面,有步枪九百余支,除了汉阳造,最多的就是法式勒贝尔步枪了,基本人手一杆枪,还不是清营留下的破旧火器,已经称得上是装备精良了。
勒贝尔步枪发射8×50毫米的全全属外壳步枪子弹,载弹量为8发,并以内置弹仓供弹。最令陈德良感到满意的是,它还可配备一种长针型的重剑式刺刀以应付白刃战。
步枪缺口大概四五百支,但是重武器却几乎没有。除了一开始陈德良连队自带的两挺重机枪,就再也没有了。这可是他花了大力气从越南搞来的宝贝,也是法国货,气冷式重机枪——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1904年日俄战争中,这玩意儿可是帮了日本的大忙。连三脚架总重近五十斤的大宝贝,全长1.4米,每分钟发射四百五十发子弹,可以用几种口径的子弹,有8×50毫米勒贝尔弹、7×57毫米毛瑟弹、6.5×50毫米有坂弹、11毫米Gras弹。
最令陈德良苦恼的是部队只有两门山炮,75毫米的轻型榴弹炮,这点火力,完全没办法去办大事啊,别人一阵炮击,自己只能干挨打,这战难打呢。其实归根到底,武器不足,缺的还是钱,有钱就火力都能搞到。
陈德良的做梦都想要有重火力,大炮机枪压着别人打,不用自己再到战场上和人肉搏,现在先想办法搞一个重火力连,包含重机枪,大炮,火力得充足。
先前张武山联系过军火商,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要一千银元左右,马克沁重机枪要两千多银元。德造的75炮两三万,一发炮弹都得近百块。听闻价格以后,陈德良已经打消了要弄重火力连的想法了,实在是弄不了那么多钱。当然这是黑市的价格,如果批量要货,价格肯定要优惠很多。
陈德良打算每个营配三挺重机枪,五挺轻机枪,还有五门75山炮。加上弹药,这一算下来,得十万以上。定桂军现在士兵的军饷每月四元多,军官六元多。而陈德良之前还认为自己算得上是有钱人了,身上有着几千大洋,现在看来,是个不折不扣的穷鬼。
穷则思变,以目前陈德良的经济水平,想要购置军火,那是天方夜谭。得想办法搞钱了,真是在哪个年代都是缺钱呢。乱世之中做什么最能赚钱,非就是粮食和棉布,这是小农经济下的中国最大的市场。这是平民百姓的办法,有手段的人就是鼓捣大烟和军火了,军火,这个需要渠道和本钱,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陈德良到底是后世的人,眼界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可以比拟的,当他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后,不怕被人任意拿捏,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很多。
其实这个年代,就算是直系长官对手下将领也没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毕竟都是带兵的,所以哪怕陈德良努力搞武器也不怕被人眼红,实力越强大,别人的闲话就越少了。
广西到底是穷乡僻壤,想要捞快钱的机会少很多,市场不够大,没什么迅速崛起的机会。要成为真正的商业巨鳄,陈德良把眼光放在了广州。
民国初年,江南一带发大水,于是很多人都往两广地区迁移,其中大部分都选择了更为繁华的广州,因为这里自清末以来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十里洋场。因为广州的市场足够大,所以陈德良想要在广州发展,甚至是把大本营放在广州。更长远的考虑,他想过要在广州获得足够的财富,然后移居东南亚,或者欧美,有钱人在什么年代,任何地方,都是受欢迎的一类人。而且作为一个知道后面还会有数不清的战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穿越者,陈德良最高的目标就是好好地活着,论是处于哪个年代,所以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他并不排斥到外国躲避战乱。
陈德良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也不屑于用数人的鲜血去成就自己的霸业,他就是个安于现状的人。如果是和平年代,他会努力工作赚钱,然后开始躺平,先卷后摆,享受生活,才是他真正的梦想。可惜这里是20世纪初的中国,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一个人能在时局动荡之时不受外界影响,过自己平稳的日子,现在没有桃花源了。
他想要扩张力量的想法也很简单,可以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合法财富。得先有这个能力,再去安心发展自己的产业。
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称上一句遍地黄金也不过分,虽然没有上海诺大的名头,可也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个时候广州做什么生意最发达,陈德良第一个想法就是香烟。不是大烟,是香烟。因为自从民族意识觉醒后,国人开始意识到抽大烟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愚昧知的体现,这个时候还说自己吸大烟,少不了受旁人的白眼。但是香烟不同,在民国时期的广州,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制烟和卖烟。
在那个时候的香烟市场竞争就不弱了。有国产品牌,有洋人品牌,单单国产卷烟就有十几个牌子,洋烟的品种更是数不胜数。各自占据着不少的市场份额,国产烟价格实在,几十几百大洋就能买到一箱烟了,但贴着外国牌子的洋烟却能卖到2000多大洋一箱,因此大部分人选择廉价的国产卷烟。
但是香烟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陈德良看过一份资料,这个时候的广州城大概两百万人,平均每10个人中间就有3个人吸烟,因此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不管是什么烟基本上都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也总是一年比一年高。所以香烟产业,大有可为。
除了香烟,二十年代的中国,纺织业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实业家。纺织工业,中国最大的传统产业。它是当代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庞大的、最稳定的支柱产业部门。有个数据,20年代上海近80万工人中有20多万是纺织工人。上海即将发生的工人大罢工,最活跃的就属于他们了。也从侧面看出,一战过后的中国轻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陈德良手上有着五千大洋,是之前缴获的匪资、以及驻扎当地财主送的一些军费。勉强算是有点本金,有人有枪,还有钱,陈德良倒是想成为闯一下广州这个乐园了。但是得先把大本营安顿好,也不可能把部队全拉过去,李宗仁第一个不答应,把警卫连带过去倒是有可能,因为广州也是帮派林立,没点武装,想做生意也没那么简单。
陈德良把张武山叫了过来,“警卫连有多少以前的老部下。”
“连队一百三十人,有二十个是以前的老部下,都是信得过的老人。还有的就是精挑细选的身体强壮,入伍不久的,没染上太多恶习的新兵。老兵都担任基层干部,班长排长。”
“行,我准备去一趟广州,你叫几个身手好的弟兄,要机灵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