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可成的眼里这批缝纫机,跟二十一世纪的缝纫机比较,还是差那么点火候。
但是放在如今的大宋,它已是神一般的存在,一台缝纫机的制衣产量,能秒杀几十人的手工量。
这些缝纫机简直就是敌的存在,踩一踩黄金万里,比招财猫都还要好使。
保留一点改进的点子也好,待日后有需要之时,再把优化缝纫机的方案用上,现在缝纫机的性能足够赚很多银子了。
反正打造缝纫机的技术,只有叶可成懂得其中的科学原理,大宋的其他人想仿制,也是仿制不来的。
几人把布匹装好上车,叶可成几人又去了一趟粮行,买了好几大袋粮食,叶可成还给自己的婆娘采购了一大批杂货,自家开的杂货铺生意还挺好。
没办法,家里的作坊现在要养活好几十口人,粮食消耗的更快了,补给得跟上才行。
害怕再被那个官爷再一次缠上,采购完东西的叶可成随便买了点馒头包子,就带着几人出城离开阳古县城。
其实叶可成自己想的太多了,直到他们离开阳古县城走了很远,那个官爷才结束与县太爷们的交谈。
走到县衙门口,哪里还有叶可成和朱大长的影子?他俩早就跑得不见踪影。
“刚才在这里和我说话的两个人呢?他们哪里去了?”谢巡察朝小吏问道。
“谢巡察,您一走他们就走了。”小吏回答道。
“什么?”官爷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真是气煞人也!
多好的机会啊,又一次从自己身边溜走了,谢巡查一脸奈只好作罢。
“对了,你知道他们来县衙干什么吗?”谢巡查追问道。
“谢巡察,他们村死了人,特意来销户的。”小吏答道,谢巡察调头就往衙门里跑,他想要知道点什么。
他们一路小跑回到嘎嘎村,太阳刚刚下山天还未黑,送缝纫机部件的铁匠刚刚离开,他又送了十多台缝纫机的部件,一旁的周立博正忙着组装。
门口围着一群妇人,翘首以待,却没人敢进作坊围观,她们怕被叶可成再次赶出来。
因为韩豆豆说过了,谁要是再打扰作坊里干活的人,以后就别想来作坊干活了。
村妇们一听叶可成又要做缝纫机,连下地干活也不去了,一天到晚守在叶可成家院子中,只要周立博装好一台,马上就会被村妇抢下,占个上岗的位子。
叶可成看了一眼新屋,已经被几十台缝纫机占了大半,他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此时村妇们正认真的缝制衣裳。
现在刚进入初夏,天气还不怎么热,不知道到了盛夏会不会很热,也只能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村妇们霸占缝纫机,抢夺位子的行为,搞得韩豆豆他们哭笑不得,唉!为了赚几个铜钱活命也不容易,没有去阻止她们。
现在当务之急的就是提高生产水平,她宁愿多花些时间,为村妇们做技术指导,让她们的制衣速度有所提升。
叶可成看着偌大的制衣作坊,从到有一步步走过来,这一切仿佛好似一场梦一般。
从穿越到大宋的那一刻起,命运好似被安排一般,既然穿越过来,就要安身立命好好的在大宋活下去。
如果今后再做扩产,估计这两间新搭建的屋子,会不够使用。
到时候只能再搭建几间,不过不是现在,待到作坊收益稳定,有不的市场之后,再做计划也不迟。
叶可成看着眼前的屋子,心想这木制结构的屋子不怎么样,何不通过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理念,为住房融入夯土技术,那岂不是非常完美,夯土修建的房屋能冬暖夏凉,在乡下使用性很强。
夯土能就地取材,建造好的房屋具有极好的防火能力,还有一定的防御性,是非常不的一种想法。
叶可成想着往夯土中加入黏土,细小的河沙,石灰石,使夯土的结构更稳定坚固,造价也比采用青砖更节省银子。
想到这里,为什么自己不能组建一个建筑队?这绝对也是个赚取银子的好买卖,反正这些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很好弄来,关键是叶可成接触过二十一世纪传统建筑的创新理念。
因此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越想越来劲,叶可成仿佛又找到了新大陆一般。
谷雨过后家家户户,已忙完农忙,妇女们在叶可成的制衣作坊干活,男人们在家里则所事事,几乎没任何事可做。
叶可成振臂一挥,村子里的男人们全都凑到他家,等着叶可成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