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后来各种奇葩的空气配比在各个星系被研究出来。
随后,人类千奇百怪的生活在不同配比的空气里面。
但是中心点都一样,氧气含量必须高于百分之十八,最高不宜超过百分之三十。
于是乎,各大星系因为大开发的不断发展,渐渐出现了一个奇葩的最省空气配方。
人族走出太阳系以后,发现太阳系周边,最多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
而这两种元素对人都是无害的,只不过亲多了再混合了氧气太危险,于是加入氦和氮气去中和才会不至于发生危险。
于是,氧气,氮气,氦气和氢气就成为了星际时代最常见的空气配比。
这样的配方不断初选在了人造改造的行星上,而且在人造飞船和太空设施上几乎都是这样配比的。
接下来,樊无尽为了给暗源星制造空气,算是忙坏了。
暗星带和碎星带有无数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除了采集金属以外,其实很多都是富含空气元素的。
因此,制造空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解矿物质。
比如,各式各样的氧化矿物质,有了它们制备氧气就不是问题,无非消耗能量而已。
而水,说来也奇怪,居然在星空的各处都是存在的,只是它们基本是以冰冰块的形式存在着,在碎星带这个玩意儿多得让人烦恼。
但是忽然之间,基地发出了采冰动员令,大大小小的民间舰船蜂拥而动,开始采集大量的冰块,拖拽回来。
有了冰就有了水,有了水消耗一点能量就是氢气和氧气了。樊无尽也没有想到,氢气和氧气居然是首先达到投放指标的空气元素。
解决了氢气和氧气下一个必须解决的就是氮元素。它对人体虽然没什么用,但是要移种植物,和繁殖有机物,没有氮就根本不可能。
因此氮元素也算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之一。
在自然界要获取氮元素大约有四种主要的方式,第一就是去富含大气的行星去找,在这些地方成单质的氮气很容易获取,这也是氮元素最主要的获取方式。
只是这里是暗带,这种最方便的模式反而用不上。
第二种就是在温度极低的地方去寻找氨态氮,例如氨和各种铵盐。本来生物体内有各种有机氨类的,但是除了地球和人族占领地方的人造环境外,太阳系周边还没有发现一个天然的有机氨的集中地。
氨态氮是不稳定的,在许许多多的星球和卫星上是存在的,但是在古微生物的作用下如果没有极度冰寒的环境,氨态氮很快会被氧化或者还原,无法保存。??另外一种就是亚硝态氮,比如亚硝酸盐、生物体内的亚硝胺类。亚硝态氮也是不稳定的,在自然界也比较容易被氧化或者还原。
因此这两种几乎是可遇不可求,聪明一点的根本不会考虑。???而樊无尽考虑的就是硝态氮,比如各种硝酸盐。这是自然界中氮元素在矿物质里面的最主要存在形式。
比如很常见的硝石,就是天然的硝酸钾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