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和环境分析的一样,沙漠砂砾层不算厚,几米以下已经出现了岩石结构。
在岩石上狠狠的再轰击的几枪,樊无尽看看多功能枪的能源才消耗了不到百分之十。
连续的能量轰击,在沙漠的地表下吹出了一块十几平方米的干净岩石区域。按照腕带的规划,一个小型的临时基地就要在它之上搭建起来了。
当然,搭建主体结构的重任还是要落实在多功能枪上。
此刻樊无尽紧张的看肩膀上的神器,一副神器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
接下来樊无尽收到了腕带发布的新任务,尽快吸收大气里的碳元素。
这个任务需要用到空间包里面的另外一个神奇,大气收集器。
一个圆柱形的设备,只有二十厘米高,十几厘米宽的便携式玩意儿。
按照指示,从空间包里释放出大气收集器,简单地组装以后按下启动按钮,把装置放在地上,就算完事儿了。
大气收集器和空间包的储存舱有自动的传输协议,所以收集物的传输和储存都不需要樊无尽再操心了。
多功能枪还有一个十分逆天的功能就是元素塑形,在腕带终端的调配下,它可以把混和了二氧化硅的粒子和大气层里的有用元素粒子合成,生成一种特殊的高强度透明材料,多氧化硅晶体和碳化硅晶体。
有这两种相近的材料为基础,根据腕带的计算,临时基地的主体和龙骨构建就已经稳妥了。
接下来,收集合成了足够的原料之后,多功能枪再次出场。
只不过,这次被释放并塑形的多氧化硅晶体一出来就整整齐齐的排列好了,而且排列出来的形状完全是按照腕带的要求一模一样的。
此刻,在多功能枪的作用下,感觉就像是在虚空编程造物,只不过,懂得原理的樊无尽已经没有那么大惊小怪了。
新出现的建筑构架是两个大小不一套在一起的玻璃圆球,大的直径大约五米,小的直径四米八米。按照设计,两个球体之间的空间将是用大气采集器搞成真空来隔热隔冷。
接下来,在圆球的一头有一道圆柱形通道链接着,而链接它们的通道有三米来长,通道两侧被设计成两道严实的气密门。
没有十分钟,主体结构就塑形完毕了。
然后,樊无尽在自己的面罩上看到了空间包里原料的混合进度,紧接着多功能枪再次启动了。
一个个新的设备构建出现在了地上,两扇碳纳米材料和多氧化硅组合而成的气密门出现了。
气密门的主要构建是多氧化硅材料,但是关键的密封材料却是由碳元素构成的石墨烯材料。
石墨烯构成的密封膜不但强度够,而且还可以组建毒害气体过滤装置。
将外面的大气收集器拿回来,插入第一道密封门,不但氧气收集器有了,密封增压舱也就完成了。
樊无尽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太厉害了。
不到半个小时,他已经脱掉宇航服,舒服的躺在临时基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