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深在街上卖瓜子时间长了,与那些卖瓜子的慢慢熟了。他们卖得的瓜子,也是从厂子里批发的。慢慢了解到,谁是从哪个厂进瓜子,谁进得瓜子是什么价钱。
于春深和他们商量,让他们进自己的瓜子。大家说:“顾客都喜欢大厂家的。”
很明显是信不过他。
别看他打起架来,如横空出世。但他脸皮比较薄,别人说不行,他不会再去缠着人家。
老钟头说:“你卖东西脸皮要厚,要做到不要脸。”
于春深做不到。
他能做的是,别人买他的瓜子,他会在份量上,另外加上一小把。慢慢地,他有了回头客。
回头客多了,其他卖瓜子的,开始排挤他。有的说,他的瓜子里加了工业香料,有的甚至说,加了大烟壳。
一气之下,于春深离开了那条街。
老钟头听说后,对于春深说:“你为什么离开,你离开了,不就是做贼心虚了吗。”“他们越是这样,你越不能离开。”
这老钟头还一套一套的。
于春深又折回这条街。
那些卖瓜子的看他又回来了,还是散布他的谣言。谣言传大了,惊动了工商局。
穿制服的来了,取了于春深的瓜子,拿回去化验。看里边到底是什么成份,到底有没有大烟壳。
有人幸灾乐祸:这回好了,化验回来,这小子就被罚掉裤子了。从此,这条街,再没有小于子。
但化验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什么不好的东西都没有。质量过关,品质过硬。工商所还给于春深发了块牌子:信得过商户。
于春深的生意火了起来。
一时间,其他卖瓜子的,也照着做了一块牌子:信得过商户、最美销售者……
被工商所一一没收了。负责这条街的一工商管理员下了狠话,谁再弄虚作假,滚蛋!
一伙人就眼巴巴地看着于春深的生意火了起来。
生意慢慢火了,于春深找到工商所,给自己注册个了商标:喷喷香瓜子。
老钟头听到这个名字,笑得合不拢嘴:这个名字好。好,太好了。
这天晚上,老钟头又多喝了一杯酒,又喝醉了。
于是,于春深的瓜子摊上,又多了一个标志“喷喷香瓜子。”
于春深还找人到印刷厂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纸袋,上面印上“喷喷香”的字样。
别人卖瓜子,用的是废报纸,于春深用得是环保、卫生的纸张。
满街卖瓜子的人,更看不上他了。都离着他的摊远远的。
在于春深的摊子前,他们的瓜子根本卖不动。
于春深瓜子卖得好,还是那么认真。
他表情不像别人那样有点讨好顾客。他表情始终淡淡的,平静中闪着一股锐气。
于春深卖得好,但还是买加送。顾客买一种口味,他会让顾客再挑一种自己喜欢的口味,送上一小把。这样,买一种,就可以吃上两种口味。
于春深从早上开始摆摊,一直到晚上十点。时忙时闲。回到家,还要炒明天卖的瓜子,他随炒随卖。宁可炒点,少卖点,也从来不存货。于春深卖得瓜子口感好。咬起来,脆。
等忙完了,常常就后半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