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太极医院,在未来能够全力运转,将之打造成全球最顶尖的医院。
那就注定了,这医院需要很多的医务人员。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凭两个医圣和一个国手,就是把他们三都给累死,也没办法将太极医院,给全力运转起来。
既如此,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在这方面的投入占比呢?
秦昊想到了他现在打造的大数据平台。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依靠经验,依靠自古流传下来的各种珍贵医书药方,根据人体阴阳五行、梳理病理,再辅以针灸、或某些特殊手法,还有药材,来进行搭配治病。
而西医?
秦昊不是这一行的专业人士,西医给他的印象,那就是通过各种仪器、试剂,对病人的身体,进行各种检查。
西医医生,依照那些检查数据,来对症下药,对症采用各种治疗方案。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这其中其实都牵扯到各种数据、经验、病理等等。
秦昊在想,如果他给太极医院,也接入大数据平台,给太极医院,给提供大数据服务。
用大数据来看病这是否可行?
他可以让太极医院的三位圣医、国手,将他们掌握的医学知识,全都给录入到这大数据平台之中去。
嗯!
这个大数据平台,就叫做太极云医院吧!
再然后,今后只要是来到太极医院看病的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将他们的病情病理,还有医治过程什么的,也全都给录入到这个太极云医院之上。
往后,再遇到这种病症病理的情况。
太极云医院,立马就能够,给出其经过实践过的治疗方案。
这样一来,太极医院是否就能够减少在医务人员方面的投入?
不...
还不止如此!
这样做之后,应该还能够减少出现医疗事故的概率。
更能够减轻,太极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患者们进行治疗的时间。
如果再延伸一点。
太极医院,还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在只需要少量医护需求的情况下,在更短的时间内,就将太极分院,开遍全国乃至是全世界。
秦昊越想,就觉得这件事,有搞头。
他这么想着的同时,就将自己的想法,对着郑森说了出来。
郑森听完后。
先是点点头,但紧接着却说道。
“老板,你的想法很好。
这样做之后,你的想法,也确实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这其中,还涉及到几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你说!”
“首先,这样做之后,虽然能够减少一部分的医护人员编制。
但必要的常规编制配备,还是少不了的。
很多事情,不是没有身体的大数据可以做的。
比如:你就说涉及到手术方面的事吧?
大数据没办法亲自操刀吧!
接骨呢?
大数据也没办法。
问诊方面,大数据也没办法亲自问诊吧?
大数据始终只是大数据而已,它并不是人工智能。
在患者与大数据之间,还是得需要有一定医学基础的医生,来进行操作。
不过,他们倒是可以依据大数据给他们的提示,进行更全面,更方便快捷的问诊。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护理方面的端屎扎针输液什么的,这些依旧需要护士护工来亲自操作才行。
大数据没有手,没有脚,搞不定这些。
所以,一定量的医护人员,是肯定需要的。
在某些方面,如手术、中医接骨等...
这些也都需要大拿级别的存在来坐镇。
我们还是需要挖来这些方面的人才。
另外,还有一点,老板你可能忽略了。
大数据平台,既然名字包含了数据,是由各种各样的数据组成的。
那么,它就需要很多的数据,来作为支撑。
数据越全面,其结果就越精准。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咱们配备普通的医生,给病人看病。
为了让其的治疗效果,比肩各大拿医生的医治效果。
那就必须得让来看病的病人,进行更全面,更多的身体检查才行?
只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患者数据。
咱们这样做之后,是不是就加重了患者在检查方面的费用?”
讲真,这些问题,秦昊一时间还真没有考虑到。
目前看来,他想的还是有点太天真了。
不过,这也怪不了他。
他不是这方面的权威,更不是这行业的人,不了解这行业的一些情况,也很正常。
再加上,这个想法,本就是突然从他脑子里冒出来的,短时间内,他想不到更多的,也算是情有可原。
从长远来看,用大数据来看病,绝对是可行的。
不过,在这建模,进行各种病情病理数据收录的前期,太极医院少不了的,还是需要越多越好的顶级权威医护坐镇才行。
“其实老板你的想法很好。
我认为这件事,完全可以实行,我甚至建议,现在就开始立即着手实行。
而我刚刚说到的,关于患者检查费用增多的这一点。
其实这应该也只是前期才会出现的情况。
因为,随着大数据经手的患者越来越多,收集到的各种病理病情数据越来越多。
那么,越往后,大数据基本上,就已经变成了数个精通中西医的医圣,乃至是超越医圣。
到了那等存在,它们给患者医治的时候,根本就已经用不上过多的仪器检查了。
往往只需要望、闻、问,就能够将一名患者的情况,给判定个十之八九,乃至是完美诊断。
所谓的深入检查,用各种仪器来检查,最终的目的,也不过只是用来佐证大数据的判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