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赵书勤尚在睡梦中,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从梦中惊醒,怔了半晌,然后慢腾腾地爬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走过去把房门打开。何淑懿立在门口,冲着他洋洋得意地笑。她今天又换了一身装束,白色磨毛格子长袖衬衫配浅色高腰阔腿牛仔裤,身段玲珑优美,形象清丽阳光。赵书勤看得爽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
“快洗漱!我和你去天同。”何淑懿喜滋滋说道。
“你跟我去天同?!”赵书勤惊疑地问道。
“对啊!不欢迎吗?”何淑懿瞪眼撅嘴地问道。
“欢迎,欢迎。”赵书勤讪讪地淡笑道,语气十分勉强。顿了顿,他又直截了当地问道:“不过,你去我们天同干什么呢?”
对于何淑懿与他一起去天同,赵书勤持排斥的态度。何淑懿这次去天同,大概率还要去他们赵家做客。而赵书勤恰恰又不喜欢外客到他们家去,一是家里母亲活路儿多,暇下厨做饭待客;二是家里还有一个妹妹,言行举止乖张狂悖,冷若冰霜,极易得罪客人。为了避免客人受到怠慢,以为他们赵家不热情不好客,赵书勤平时都不敢轻易地把客人往家里捎。因此,一听何淑懿要与他去天同,赵书勤内心就本能地抵触。
“去玩啊!快拾掇拾掇,你爸还在下面大堂等我们呢。”何淑懿催促道。她有些心急火燎。
赵书勤沉吟片刻,寻思此时阻挠何淑懿去天同不是明智之举,先暂时遂其意,再相机行事,于是不冷不热地说道:“好吧,你去电梯口等我。我洗漱一下。”
赵书勤关上房门,匆匆洗漱毕,便和何淑懿下到一楼大堂。
父亲赵德胤正在大堂的一个角落里低声细语地打电话。见赵书勤和何淑懿下来了,他仓促地把电话挂掉。
此时已是中午时分。赵德胤带着两个年轻人去吃了一顿午饭,而后驾车载着他俩朝天同县进发。
天同县距离炉江市大约180公里,是一个以侗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天同县属于侗族北部方言区。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民俗气息浓厚,民族文化丰富。
一路上,何淑懿都在询问关于天同县的风土人情。之前,她也从书本、媒体等渠道大致了解了一下天同县的民俗情况,知道那里是一个有趣的去处,但到底也没有亲身去体验过。
自从孩提时代在天同县短暂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着祖父和父母的工作发生变动,他们何家就迁到炉江了,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天同。由于年幼缺乏记忆,天同县的模样早已在何淑懿的脑海里没有什么印象了。因而,昨晚听赵书勤说今天要回天同,何淑懿下意识里忽然萌生了一种想跟他回去看看的冲动。除了切身去感受一下那边浓郁的北侗风情,她也的确渴盼着去这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走走。
自离开天同后,她就一直隐隐感觉到有那么一股斩不断理还乱的神秘力量,牢牢地把她往天同的大地上牵引。多年来,这股力量从未消失,反而顽强地执著地存在,甚至一度让何淑懿不胜其扰又欲罢不能。
至于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大约何淑懿以前不甚明了,但现在已幡然醒悟。爱屋及乌,梦中男孩有着神奇的魔力。
赵书勤由于睡眠不足,一路上都是昏昏欲睡。对于何淑懿的话题,他几乎都不怎么参与,只是安静地闭目养神。何淑懿的问题,皆由赵德胤与她解答。两人聊得很投机,一路谈笑风生。赵书勤看得出来,父亲赵德胤对这个女孩甚为喜欢,不断鼓动她要经常去天同游玩。父亲还特别叮嘱赵书勤今后要多跟何淑懿交流,多向她学习。
从父亲的话语中,赵书勤也约略能解读出他的言外之意。父亲大抵已在着手规划儿子的终身大事了。只是,赵书勤有自己的打算。在某些问题上,赵书勤觉得不必唯父亲马首是瞻。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赵书勤他们终于在华灯初上时分抵达天同县城的家中。几年前,赵德胤就已经在天同县城购买了房子。一家人从乡下搬到城里来住了。
何淑懿的到来,像神仙下凡一样,让赵书勤的母亲王慧中大喜过望。她紧紧地攥着何淑懿的双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把她细细打量一番:从前到他们家做客的那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出落为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了。王慧中激动万分,仿佛见到了自己睽违多年的亲闺女一样,殷勤伺候着:又是上水果,又是递饮料,分外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