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雨。
到了浦江长途汽车南站后,在附近的店里买了把雨伞,碰巧搞活动,买一送一。
......
下午两点,陈致远到了图书批发市场站下车。
刚下车准备打伞的时候,发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孤零零的站在雨中等车,93年的公交站台有遮雨棚的很少。
陈致远看小姑娘独自一人,心有不忍,就靠近了准备帮小姑娘一把。
“没事吧。”陈致远撑着伞来到小姑娘旁边。
小姑娘回答道,“没事,没事,车一会儿就来。”
陈致远笑了笑。
“那这样,伞给你,别再淋湿了。”
“那我这么还给你啊。”
“不用还了,你留着吧。”
“啊。”
陈致远说完话,转身撑起另一把伞离开了。
小女孩睁睁地看着陈致远离去的背影,直到变成小点消失在视线之中。
......
陈致远先在一楼服务台做了个简单登记,接着直奔二楼郑晓燕的办公室。
敲了敲门,听见“请进“后进入。
郑晓燕连忙拉着陈致远坐下。
“来啦,中午饭吃了没?”
陈致远摸了摸头,说:“没。”
郑晓燕拍了一下陈致远的肩膀,爽朗地说:“走,跟姐吃饭去。”
郑晓燕带着陈致远来到了第一次吃饭的饭店。
又来到了二楼相同的隔间,随意的点了几个菜,便开始吃了起来。
半小时后,饭吃完了。
陈致远用纸巾擦了擦嘴,说道。
“姐,接下来是不是带我去拿书了?”
“不急,今天恐怕也赶不回了吧,姐带你去一个地方见识见识。”
陈致远心中一想也是,上次带回去的还没有卖掉,也就不着急了,跟着郑晓燕逛逛也行。
陈致远点头答道:“行,听姐的。”
郑晓燕带着陈致远来到了万国证券浦江粤东路证券营业部。
进了大户室。
九十年代初,炒股的人并不多,一般证券公司的大户室都是一个大间房,用桌子当隔间,分隔成十几个位置,每个位置上有单独的电脑和座位。
像这样的环境,比起散户大厅,可以说好上太多。
首先能进大户室的人,都是有一定资本的。
九三年的大户室,不需要后世的几百万,只需要二十万就可以进。
但是有一点,这是九三年的二十万。
在九三年,工厂工人的工资普遍三百左右,夫妻二人也才六百左右的收入,即使这对夫妻不吃不喝,也要存二三十年才有资格进入。
这么一算,九三年的二十万,和后世的三四百万差不多。
现在这么一看,在大户室的人各个都是有钱的主,是这个时代的富豪。
郑晓燕带着陈致远进来时,大户室的其他人纷纷看过来。
“嘿,那个跟着郑总的人是谁?这么年轻是哪家的公子吗?”
“能跟着郑总来的会是小角色吗?”
“嘿...,你别说这个小年轻长得蛮帅气的嘛!”
“嘿嘿......”
郑晓燕在大户室坐久了,自然有混熟的人。
郑晓燕刚坐下,就有人来跟她攀谈。
“郑总,很久没来啦。”
“哦,原来是杨老板啊。”
“这位小兄弟是?”
“哦,这是我认的弟弟,今天带他来见识见识。”
“哈哈,我说呢,长得一表人才,原来郑总的弟弟啊。”
“小老弟,幸会,幸会啊。”
杨老板伸出手。
陈致远和杨老板握了下手,“多多关照。”
杨老板转身喊道,“来这是郑总的弟弟,大家见见。”
“小伙子,看面相就是年轻有为啊!”
“你哪里人?家里做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