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自己……”骆飞思索着坐在巷子口的大榕树下,眼睛慢慢浏览着这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一种在北方没有见过的树,树干上挂的牌子上写着这是一棵活了两百三十年的古树。树的主干苍老而粗壮,向一侧微微倾斜,懒洋洋地伸展出许多高高低低、粗粗细细的枝干,枝干们又继续向四面八方伸展,形成一把巨大的“伞架”。这些伞架上长满了细小的枝叶和榕树特有的根须,枝叶向上长,根须向下垂,一直伸向地面,像是一排排浓密的胡须,又像是一道道古老的帘子。那些垂到地面的根须,一旦触到了土壤,便深深地扎了进去,变成了新的枝干,这些新的枝干日益粗壮坚硬,再支撑起一方新的树冠。在大榕树脚下还有许多裸露在地面上树根,粗壮蜿蜒,纵横交,像是一张巨大的网,不放过它能抓住的每一寸土地。如此张狂且明目张胆的树根,真是不多见。
骆飞站起身,茫然地走出巷子,来到马路上,漫目的地登上一辆刚刚开过来的公交车,随意在一个商业区下车,一个人在商业区里慢悠悠地闲逛,他又回到了孤身一人的状态。
商业区的广场上人来人往,发传单、送快递、做小时工,骆飞看到了很多可以让他活下去的机会,可是他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甚至是有些绝望。他找到了梦想,却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他没有身份,只能靠打黑工糊口,连活下去都要拼尽全力,又要怎样才能踏上追寻梦想的道路呢?
骆飞思考着,犹疑着,垂头丧气地坐在广场一侧的树荫底下,闷闷不乐地看着明媚的大好时光在眼前匆匆而过。
正午时分,阳光变得十分刺眼,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广场上的每一块砖瓦。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不远处有几家饭店的门前开始排队等位,人们有秩序地坐在几顶暗红色的遮阳伞下,低头刷着手机。不远处一对父母在训斥自己的孩子,孩子哇哇大哭,那哭声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骆飞从树荫下的长椅上站起来,走进商业区,找了一家小面馆,点了一碗十八元的小面,坐在店里细细地品味着,慢慢地吃完了碗里的面。世界繁华仿佛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他奈地苦笑了一下,他都快十八岁了,却还是一个生活能力为零,医护常识为零,法律意识淡薄的“孩子”。他这样想着,付了饭钱,擦擦嘴走出小面馆,在商业区里乱逛。
在街角一幅巨大的宣传海报前,骆飞停下了脚步。海报上有两个年轻人戴着简单的护具,双手撑着一个大大的滑翔伞,在高高的天空中滑翔。蓝天白云触手可及,两个年轻人在风中微笑着望着远方,脸颊上的每一根汗毛都在飞舞……
骆飞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默读印在海报右下角的一行字:“欢迎体验高空三角翼滑翔,特价249元一位,买即送影院通宵夜场电影票一张。”高空滑翔,他心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一种刺激,切身的所顾忌的刺激,或许可以驱散弥漫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悲伤和空虚。海报旁边的宣传人员主动走过来,热情地向他介绍,这是一个巡游的三角翼滑翔伞嘉年华活动,只在这个城市停留十五天,之后就会去别的地方,明天是在这里的最后一天,早上七点从商业区广场东侧集合出发。
“249元。”骆飞思索着,摸了摸自己的口袋,然后把双手分别插进了两侧的口袋里,左边是记录着美食设计的图纸,右边是他全部的财产——不足三百元现金。
骆飞看着过往的人群和滔滔不绝的工作人员,心中犹豫了很久,很久……在梦想面前,他口袋里仅有的三百元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他笑了一下,咬了咬牙,松开了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伸出右手,把口袋里的钱全都掏出来,递给滑翔伞嘉年华的工作人员,说:“我报名。”
工作人员开心地接过钱,然后对骆飞进行了相关的身体检查,并递给他一份高风险户外运动保险的单子。
骆飞仔细阅读了保险单上的内容,他觉得这东西不,如果他真的摔死了,他的父母还可以获得一笔高额的抚恤金,也算是他对父母多年养育之恩一种报答了,总比他在外面白白饿死,父母什么都得不到的好。于是他在保险单上面填写了自己真实的姓名、住址以及身份证号码,交还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确认过骆飞填写的保险单后,开了发票,找了零钱,放进一个精美的信封式的袋子里,礼貌地递给骆飞说:“里面是所有的票据和凭证了,请您拿好。”
骆飞打开袋子,里面有一张第二天早上参加三角翼滑翔伞活动的票据、一张保险单回执、一张附赠的通宵夜场电影票和零钱若干。
之后的整整一个下午,骆飞都坐在电影院的大厅里发呆,不由得又想起了往事。
其实,在骆飞彻底离开电子游戏之后,他就把自己的重心放回到了学校里。那个时候,他真心想要回到现实中,去探索,去拯救,去挽回自己真实的人生。可是,当他再一次回到那个他既熟悉又厌恶的轨迹里,努力地做着他所能做的一切,他在学校里的名次并没有好起来。每个同学都在努力,他的成绩本来就不好,加之又在电子游戏上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所以,即便很努力地追赶,也终究法与其他同学同日而语。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骆飞的成绩很不理想,根本够不上普通高中的分数线,但是骆飞的妈妈不管这些,她见到儿子真心实意地转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她不惜重金托人、找关系,把骆飞妥妥地送进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
这所省级重点高中推崇军事化管理,是全日制寄宿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就秉承“掐尖招生”的原则。一届2000多人,升学率高达80%,每年在全省范围内的升学率排名中高居榜首,因此这所学校又被人们称为“高考工厂”、“状元之乡”,大家都说,踏进了这所高中的学生基本上就等于半条腿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骆飞的妈妈希望儿子能借此高中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将来拥有一个好一点的前程。而骆飞自己则是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他知道自己的实力,知道自己是花钱进去的,知道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很大,他向妈妈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妈妈他可能永远都赶不上其他人,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妈妈的体谅和宽慰,妈妈并不在乎他的担忧,而是满怀希望地对他说:“儿子,别人能行,你一定也行!妈妈相信你肯定能把成绩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