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2000年。
黄安村是青龙镇下辖最大的一个村子,位于青龙山的半山腰上,有大约一千多户人家,五千多口人。
黄安村虽然村子不小,但是却是全省出名的贫困村,全村人至今还挣扎在贫困线上。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黄安村不仅穷,还很乱,村里一帮穷的找不上婆娘的老光棍,总爱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进村的道路只有一条三米多宽的羊肠山路,崎岖不平,人勉强可以行走,汽车是别想开上去了。
孙启明提着行李,跟着青龙镇组委王石页往村子里走着,一边走,孙启明一边问道:
“王镇,黄安村进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镇上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给修条路?”
要想富,先修路,孙启明可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孙启明是省经贸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按理说孙启明的条件,是有机会留校的,没想到等到分配名单公布的时候,留校的名单却是没有他。
他被分配到了青龙镇,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王镇长听到孙启明说的话,微微一笑,将这个皮球给踢了回来,说道:
“镇上哪有钱给村里修路?这件事就需要你这个驻村干部来想办法解决了。”
孙启明被噎了一下,这个时候心中忍不住隐隐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始担忧。
王镇长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青龙镇和黄安村的情况差不多,一个全省贫困村,一个全省贫困镇,青龙镇本身就是吃饭财政,就连人员工资都发的捉襟见肘,就更别说拿出钱来给村子里修路了。
“到了,这里就是黄安村的村委会。”
王石页指着小街北边的一个大门对孙启明说道。
大门开着,里边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院子虽然不大,但是被收拾的干净利索,院门口的大槐树上,一个大喇叭昭示着这个院子的特殊身份。
“老黄!上头来人了,还不快出来迎接……”
王组委站在门口,冲着院子里面喊道。
话音落下,孙启明听到房间里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
“孙启明同志,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男子大踏步的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冲着两个人伸出了手。
王组委给孙启明介绍道:
“小孙,这是黄江,黄安村的代理村长,以后你就负责协助黄村长处理黄安村的事情。”
“黄村长好!”
孙启明和黄江打了一个招呼。。
“小孙,把行李给我,以后你就住我家了!”
黄江二话不说拿过孙启明的行李,又对王组委说道:
“王镇长,一路辛苦了,今天晚上就别回去了,咱们去村东老江头那里……”
“住你家?”
孙启明很惊讶,赶忙说道:
“那太麻烦了,我就在村委找个屋子住就行!”
黄江听到孙启明说的话,笑了起来,说道:
“没,你住在村委呢,我家就是村委。”
原来,这个小山村根本就没有单独的村委,谁是村长村委就在谁家。
“这里不比城里,村里没有多余的房子,你住我家就行了,反正我家的房子都空着呢。”
黄江跟孙启明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