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前山村的晒谷场。
知青们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自觉的排好了长队。
有些妇人在另一旁闲站着,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知道在低声说着什么,满脸兴奋。
村里的小孩也都在周围跑来跑去,大声呼喊。
每个人脸上都挂满笑容,默默期盼着。
刘会计前面有一张方桌,上面摊开一本册子,右手拿笔,看了面前的人一眼后,低头查看起来。
确认后道:“陈黑娃,家里5口劳力,共计6965工分,分细粮稻米100斤,玉米280斤,小麦150斤,高粱150斤,粗粮红薯380斤,土豆300斤,花生大豆各8斤,粮票30斤,布票3尺,最后分得钱共计119元5毛8分。”
“嚯~黑娃家今年是不愁吃了。”
“人家家里四个大人一个大娃,都是壮劳力。”
“哎,不知道我家啥情况?咱也不会算。”
“你家?七个大人,其中还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算不了。”
后面听到的众人都羡慕的议论纷纷。
陈黑娃嘿嘿笑着,拿着刘会计给的纸条,招呼着全家人去到大队长所在的粮仓,排队签字或者按手印,凭纸条去领粮食。
剩下的人都持续张望着,盼着赶紧轮到自己家。
知青院的众人都被村里人急切的氛围感染,看着前面的长队,也都翘首以盼。
许辛这会儿也在默默算着,她们满打满算也才两个月,其中还倒欠村里20斤的口粮,也不知道怎么换算,反正是肯定不多。
就算有系统奖励的粮食,那也没过明路呀,看来跟村里人换粮,势在必行。
林月也是一样的想法,她的物资空间里面这些粮食也都有,只不过没有合适的理由拿出来,看来她要独自去一趟镇上,这样就有理由带回来更多的粮食了。
虽然许辛和林月对于自己的粮食来源没法解释,但能想到用差不多的方式把这些过明路,倒也殊途同归。
时间过的很快,快排到他们的时候都中午一点了,几人忍着饥肠辘辘。
“林聪,共计1380工分,分细粮稻米18斤,玉米53斤,高粱28斤,小麦25斤,粗粮红薯85斤,土豆35斤,大豆花生共8两。粮票5斤,钱共10元6角3分。”
“谢谢刘会计。”林聪接过刘会计给他的纸条,从容的向后面粮仓走去。
“魏林,共计1350公分,分细粮稻米18斤,玉米53斤,高粱28斤,小麦24斤,粗粮红薯83斤,土豆34斤,大豆花生共6两。粮票4斤,钱共9元7角5分。”
“谢谢刘会计。”魏林笑着谢过后,现在一旁,对着苏源他们扬了扬手中的纸条,笑着道:“我等你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