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家的路口停了一辆马车,虎子娘围着马车打量半晌,还纳闷谁家来贵客了,结果是顾皓尘的启蒙夫子来告知新皇登基,大刀阔斧的将曾反对自己的和不支持自己的朝中大臣清除,归顺则安抚或重用,以此彰显自己仁慈,因朝中缺人,便把童试、乡试、会试都定于下月。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大晋朝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童试在各个县里举行,主考官就是知县,考前一月各县会发布公告公布考试时间,这时候考生要去县衙礼房报名填写自己的信息,准备好文房四宝和食物,考试共四场,每场考试中间间隔一天,通过前一天考试才能继续参加下一场考试,最后通过县试所有场次者可进入府试。
府试由各州府举行,知府主持考试,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中《孝经《论语是必选,府试共三场,第一场帖经和第二场杂文同天考,最后一场策论考两天。
每场府试都只录取十人,府试拔得头筹者叫“府案首”,可以直接获取秀才的功名,通过这两场考试才可以被称为童生,它意味着考生有资格正式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院试。
院试也被称为“道试”,由各个省学政主持考试,三年两考,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并且要默写《圣谕广训的内容。
院试分为正试和复试,当时参与评卷的都是五百公里以外的书院山长,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防止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