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就是阅卷了。
将试卷上面的答案全部一一誊写下来,然后在交给主考官张邦昌阅卷,至于那些填词的题,都是标准答案,就可以由朱子明来批阅了。
在这房间之内,只有张邦昌和朱子明两人,按照规矩,他们要在这里待上足足半月有余,才可踏出一步。
外面甚至有百名重兵把守,连苍蝇都不能飞出去。
“好好好,写出了我文人气节,说出了我大宋宏图!”张邦昌大笑,看着一份试卷大笑着。
“这....”朱子明顿时懵了,这什么奇葩试卷?
“子明何事?如此惊慌?”张邦昌放下赵金福的试卷在上面写上一个甲字,满脸的疑惑。
“老师,这试卷,学生拿不定主意啊。”朱子明将那一摞试卷递给了张邦昌。
张邦昌疑惑得接过试卷一看,顿时心里如同面对狂风暴雨,天崩地裂,下一秒他就要咽气过去。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张邦昌重重得拍着书桌。
上面全画着一只只猪头像,有圆脸的、方脸的、有一家子的,踩着泥坑的。
张邦昌颤抖的慢慢翻看,恰在第一份考题最后看到了两字-面具。
张邦昌双手一抖,立马再翻看这考生第二份最后还是隐藏着面具二字。
第三份面具、第四份面具。
张邦昌缓缓抬头,脸色凝重无比:“子明,立马现场临摹,我要这考生得乙。”
“是,老师。”朱子明不敢多问,从安格里掏出一份新的试卷,开始临摹,甚至最后揭开了那被覆盖的考生名字-林有钱。
这什么鬼名字!!这父母肯定是亲生的!
凌晨。
红面具北股北沿着晨雾弥漫的街道大步前行,昨夜在青楼嬉戏,并没有使得他有丝毫疲倦之色。
他身高八尺,魁伟强壮,浓眉、锐眼、鹰鼻,严肃的脸上,总是带着种接近残酷的表情。
沿着据点路线走半个时辰,在他身后有着几十个大汉缓缓跟着。
自从“梨花”出现,他的部下都会在后面跟着他,等着他发号施令。
阳光尚未升起,风中仍带着寒气,街旁的叶子上有着露水。
就在这时,左右两旁的窄巷中,突然有两辆马车冲了出来,将他们隔断在路中间。
接着,沿街两边的民宅上藏着上百个弓箭手,每个人手里都挽着强弓,每张弓的弦都已拉满,箭已在弦。
更有一声巨大虎啸出现,一道让人恐惧的黑影出现在眼前。
“好胆!!”
北股北刚想冲出包围圈。
下一秒他的他脸色立刻惨变,张开嘴,想喊:“放过...我..”
这句话还没有喊出口来,弓弦已响,乱箭射出。
战后,花娘沉声道:“各位慢慢走,剩下的人,我会送你们相见的!”
圆月躲在浓云中,月色凄凉朦胧,美得令人心都醉了。
就在这时候的时候,贡院里关起门来阅卷的官员们已经忙的焦头烂额。
原因很简单,本次科举省试,参与上千有余,得甲者却有二百之数,为什么焦头烂额?
人太多了。
官家给的名额有限啊,所以大家都在极力推荐自己看好的锦绣文章。
朱子明在劝解,在平衡各方。
张邦昌坐在主位,默不作声。
他们吵闹为的不是手中的绝佳试卷,而是这些人背后的利益。
或许这些人有亲人、门生、故旧甚至是拿钱办事的。
张邦昌主持科考也有数次了,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