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郭衍,这是杨广的亲信,长孙成算半个杨铭的人,而史万岁又是杨铭的师父,统帅又是亲儿子,完完全全就是一套自己的班底,没什么不放心的。
而且五人当中,除了杨铭没有作战经验之外,剩下的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勐将,只要杨铭不要瞎比指挥,问题不大。
当天深夜,杨铭被陈奎喊醒,说是有紧急军情。
他和衣而睡,一个勐子起身,赶往军情大厅。
「裴文安动了,」杨素终究年纪大了,虽然一脸疲倦,但神情颇为兴奋:「殿下料事如神,河东县驻军趁着天黑,已经于入夜时,离城北上。」
杨铭问道:「乔钟葵方向有没有新的消息?」
「暂时没有,」李靖道:「裴文安选在夜里行军,是出于谨慎起见,让我们摸不清他们的动向,我们现在追的话,等于夹在了裴文安和乔钟葵中间,如果乔钟葵迟一天北上,那么我们原先的计划就需要变通一下。」
形势又变了。
一个已经走了,另外一个可能还没走,所以杨铭眼下不能去追,一旦被乔钟葵发现,他们就会被南北夹击。
据斥候打探来的消息,乔钟葵部大概有四五万兵马,而且已经扎营休整两天,正是士气正盛的时候,史万岁未必能拖得住,毕竟人家都已经摆好阵势了。
李靖这番话,完全是出于谨慎起见,杨铭也比较认同,他是三军统帅,大意不得。
谁知道杨素和史万岁,却不这么认为。
杨素道:「机不可失,我军当立即北上,史万岁率一万兵,负责阻截乔钟葵。」
「没问题,」史万岁答应的非常痛快,就好像他是四万人,乔钟葵是一万人。
这两人的话,让杨铭大跌眼镜。
「一万人,怎么拖住四万人?」杨铭好奇道。
史万岁道:「我是拖延,又不是决战,只要阻止乔钟葵接近你们的中军即可,打打停停,频频袭扰,以拖延他们的行军速度,但你们别指望我能拖太久。」
「这点你放心,郭衍大军的后方满布斥候,只要发现裴文安追兵,立即就会掉头,而且郭衍故意拖着行军速度,想来并未走远,」杨素看向杨铭道:「殿下应早下决定。」
….
说实话,杨铭是有点犹豫的,他不放心的是史万岁,不是担心他的能力,是担心他人手过于劣势。
史万岁当然能看出杨铭的担忧,笑道:「老夫当年以两千人,于江东(浙江)转战千余里,杀敌数,一万人于我来说,算富裕了。」
杨铭没什么好说的了,果断道:「即刻传我军令,大军开拔向北,太平公过河东县,阻击乔钟葵。」
一时间,四万三千人的大军(杨素杀了一千延误军机的),拨出一万给史万岁,剩下的一个不留,全部北上。
如果这一次,能顺利吃掉裴文安部和乔钟葵部,那么晋阳与河东之间,将不会再遭遇大规模的叛军。
成败在此一举。
.......
想要靠两条腿追上裴文安大军,那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机会在郭衍。
只要郭衍发现追兵,掉头阻击,杨铭他们才有机会从南边完成对裴文安的合围之势。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腹背受敌,就算你人数绝对占优,但因为前后被夹,中心腹地的大军将完全施展不开,只能干瞪眼,眼睁睁看着先头部队和收军被逐渐蚕食,收军就是殿后的。
何况大军一旦出现败象,内部首先就会出问题,自乱阵脚。
这也就是为什么,裴文安会先一步北上,而乔钟葵部依然驻留原地,就是怕被夹,因为他的斥候,并没有打探清楚蒲津关的具体情形,进逼晋州的大军有多少人,留守蒲津关的又有多少,他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这就是战场经验不足,裴文安这辈子,只跟着杨谅打过一次高句丽,那一战,毫经验可言。
郭衍部,本来的任务就是诱敌,所以他将最精锐的都做为收军殿后,一旦出状况,也好从容布阵。
裴文安部有骑兵,郭衍除了斥候之外,清一色的步卒,所以他不能走开阔地,免得被骑兵撕裂防线。
大军行军,一旦超过万人,必然要分兵,郭衍这边分成了三路,分别由三个方向,逼近闻喜县。
闻喜县依然处于河东郡,裴文安南下的时候,直接给绕过去了。
闻喜县,那是老裴家的大本营,县令就姓裴,杨谅不愿意跟河东裴氏翻脸,而裴文安更不会领兵打自己的老家,不然家乡父老不会饶了他,所以闻喜县一切照旧。
县城周边,都是开阔地带,郭衍下令大军停止行进,而是加派斥候南下,查看追兵情况。
他是不敢往前走了,一旦进入闻喜县地界,被骑兵追上的话,他必败疑。
所以此番派出的斥候,将会深入南下,后面有没有追兵,追兵距此多远,都需要打探清楚。
过了一天一夜,郭衍收到情报,后面已经有骑兵追上来了。
于是他赶忙吩咐三路大军寻找有利地形,列阵以待。
正常情况下,骑兵冲击步兵阵,是有先天优势的,但是郭衍布阵的几个地方,地形狭窄,山林密布,不利于骑兵作战,以至于裴文安的先锋骑兵发现郭衍后,只是遥遥对峙,并没有冲阵的意思。
这倒把郭衍给弄湖涂了,姓裴的这是什么意思?不拿骑兵打我,难道还指望步兵冲阵?
事实上,裴文安是不敢打。
因为郭衍这边,杨铭杨素史万岁的旗号,全部被隐藏起来,只剩下他自己的旗号。
裴文安当初收到的消息,是朝廷大军主力北上。
那么,主力在哪呢?杨素和史万岁又藏在什么地方?还有那个死鬼秦王?
瞻前顾后,以至于先锋骑军根本不敢冲阵。
因为他直到现在,都没有见过朝廷的主力骑兵。
圆盘大佬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