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百年恩怨五(1 / 2)

或许有人没有思考过,或者根本不在乎,不关心。

以下要讲的事情,跟整个故事似乎无关。

你看啊,前面提到宫规,太监,宫女,对吧?

先来说太监。

并不是要说太监的历史,而是太监的本身。

无论哪一个朝代的太监,理论上讲一进宫,成了太监。就是到了年老了,就是可以告老还乡,退休?

不,太监,宫女一进宫门,那就跟这个世界拜拜了。

多数太监,都不是家里富裕,或者当官的,有一定地位的,为了能得到皇帝恩宠,巴结皇帝,皇家,才让自己的亲人进宫当太监,宫女的。

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本身就是那些官员【尤其是武将】的家奴,奴隶。

第二种是皇家家臣【王爷,侯爷等等】的家奴,奴隶。

第三种是被革职的官员,受处罚处分的官员,甚至皇家家臣的下人,家人,帮佣,但是不是奴隶。

第四种是因为打仗俘虏对方什么人的将士,下人,家属,当然也包括奴隶。

第五种是因为生活窘迫,卖儿卖女。

并没有什么皇家招工,然后进宫当太监,当宫女养家糊口。但是扯淡的。实际上等于是卖给宫里的奴隶,下人。而且一般是不能赎身的。

一入侯门深似海,不是说妃子,娘娘什么的,同样包括太监,宫女。

进去了,出不来了。

什么情况可以出来?

犯了大错,要么被砍头,要么被流放充军,要么生了重病看不好了【直接扔出来听天由命,或者直接给埋掉】。还有发生战争了,城池被攻破了,皇帝死了,逃跑了,那就苦了太监宫女了。

这些都是等低级的太监,宫女。

还有一些是从小跟随主子的太监,宫女,半是玩伴半是奴才下人的,就不太一样了。不过他们也一样,一旦进宫了,除非是犯错或者死了,要不然不能回到家乡。

也就是年老了,手里有一点积蓄的,在宫外找一间房子住了。

也有被派去守皇陵,或者皇家花园了。

只有达到一定官阶的太监,才能有类似告老还乡的待遇【但是不能大张旗鼓】。

宫女,很多人以为就是下人,这样理解是肤浅的。

宫女不叫分等级,也不是因为主子的缘故,所以三六九等。

其实宫女不光是伺候主子的下人。

这种往往是清宫戏或者某些宫剧任意胡编,所以填鸭式让我们误以为宫女就是伺候人的。

错了。

这就是提到另外一个名词:秀女。

很多人大概都以为皇帝每年都要全国各地都给皇帝选派秀女,进了宫,然后就有机会,一旦皇帝临幸了。那就地位立马蹭蹭蹭地上升了,成了娘娘,妃子了。

这都是胡编的情节。

这也是根据某些野史,或者民间传说,加上臆测,或者还要加上昏君的年代。

都说大清,其实大清以前,没有什么从普通宫女因为被皇帝临幸了,所以就立刻封为妃子,娘娘或者相应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