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慕怀安自己功夫也不低,两口子赶路不费什么力气,张晓彤在以前的记忆中,记得“她”是来过的镇上的,还算繁华热闹,人也不少。
卖什么东西的都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路边摆摊的摊贩,和走街串巷的货郎,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两夫妻直接来到了贩卖马匹的马行,这也是镇子里唯一的一家马行,虽说叫马行,但里面别的牲口都有卖的。
比如牛羊,驴,骡子,鸡鸭鹅狗这些东西也都有,就是一个禽畜交易市场。
夫妻俩进了市场,看了几家马匹,相互比对了一下马的品相和价钱,最终以80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一匹品相上等的枣红马。
这匹马膘肥体健,正值壮年,用来赶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与他们也算投缘,看到慕怀安过来就知道打响鼻,两口子便掏钱买下了。
在这里,80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光看慕怀安辛苦干一天活才几十文钱,为了娶张晓彤这个好姑娘当媳妇,就被张富贵讹了十两银子的聘礼,都已经算是天价彩礼了。
由此也能对比出来,这匹马的价值,就和现代那些富二代动辄百万千万买豪车是一样的。
除了家里实在有钱多烧得慌,很少有人能舍得出这么多钱买匹好马的,但张晓彤就舍得了。
她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现在手里又不缺钱,自家用的交通工具,干嘛不捡好的买。
买马的银子,花的正是空间里被她去除了年号的银锭子,和金锭子一个份量,一锭银子50两,她拿出了两锭银子给卖家,卖家又找了她20两回来。
只是按照正常程序,确定了银子的真假后就收下了,丝毫没怀疑这银子的来路,或者从中看出什么不妥来。
而且买马之前,张晓彤就和对方讲好了,要赠送他们一套整套的马鞍。
卖出去这匹好马,老板很有赚头,很是痛快的就答应了,给配的马鞍也不,然后两夫妻牵着马出了马行。
骑马这个张晓彤不会,但看这匹马这样精神神俊,也动了点心思,想让慕怀安教她骑马。
要知道,在古代不会骑马,就和在现代不会开车一样,万一慕怀安要是有事没空带着她,那明明家里有马,她出门岂不是也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