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语文卷纸发了下来,刘川枫脑海里的风暴渐渐平息。
高考是郑克敏记忆中最高光的舞台。开考铃响,就像是战鼓铮铮;笔帽一摘,便如同猛将攻城。字斟句酌,锱铢必较,一气贯注,酣畅淋漓,完全不顾及其他。
“论述类文本阅读,科普方向的,这是他,不,这是我刘川枫的强项啊!”
“文学类文本阅读,居然把王小波拉出来烤,高考题真是越来越任性了!”
“看看文言文大男主今年换谁了?不会吧,《晋书卫玠!被粉丝看死的大帅锅。”
“古代诗歌阅读,李白的《上李邕,果然又是热门诗人的冷门作品,‘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句其实一点都不冷。另外,话说这‘李白上李邕’怎么感觉有点污呢?”
“大作文。从描红中‘人’字的写法进行思考。写撇时‘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写捺时‘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收笔时‘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不就是说‘做人如写字’吗?一笔一划中彰显出处事原则。”
刘川枫成竹在胸,气定神闲,每答完一道题,还有闲跳出来点评一番,算得上是轻松愉快。
收卷铃响,刚好检查完毕,节奏拿捏地相当好。
“多谢了,克敏兄。”
刘川枫心中默念,嘴角上噙着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四十中学考场外,身穿旗袍的家长自发排成了长长的一列。
刘川枫本以为风韵犹存的乔雅会是这旗袍一条街上“最靓的仔”,没想到所有的热度都被一位身穿旗袍的爸爸抢走了。这位爸爸尽管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姿态,但依然盖不住他那“妖娆”的身形,简直就是旗袍界泥石流一般的存在。
乔雅在考场附近的凯宾斯基连订了三天套房,供刘川枫休息。刘川枫本来想邀请“书神”杨博远一起,但被杨博远拒绝了。
“我不能成天和你这种高富帅鬼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知道这五星套房不属于自己,还不如在我爸车里忍会踏实。”
“别一天自怨自艾、生可恋的,你的起点其实是我们很多人的目标。”
“你在老师面前怂怂的样子,绝对是富二代中的一股清流。”
昨天踩点时,杨博远的几句戏谑,刘川枫本没有在意。如今站在凯宾斯基顶楼的飘窗前,俯瞰着街面上如蝼蚁一般忙碌的人群,回忆起郑克敏长期生活的破败小镇,又想起会客室里驻颜有术的妈妈,和虽然已经中年油腻,却一出手就是18万的爸爸,刘川枫不由得心潮澎湃。
“我家境殷实,形象上佳,再加上郑克敏这个外挂,拼钱拼脸拼文化,我刘川枫阵阵不输。”
“高富帅有文化,你说可怕不可怕。”
刘川枫被自己编的这套词逗笑了。
下午考数学,刘川枫知道这是郑克敏的强项,他之前三次高考,数学都是满分。
“满分是不是太假了,我总不能真的上清北吧?”
一切顺利,就是来得太过突然,撸到最后两道大题时,刘川枫反而犹豫了起来。
“中戏我肯定是不想去的,当演员满足不了我现在的格局。考个600分上下,去个弱一点的985就挺好,分数再高就太假了,圆起谎来难度太高。”
“语数外控制在每科130分,历史、地理、政治控制在每科70分,语文虽然尽了全力,但都是主观题,没有稳拿的把握,估计也就130分吧。数学是稳的一批,前面的题应该全对,后面两道12分的大题,干脆割了算了,别太贪心。”
最后两道大题不用做,给刘川枫留出了整整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也不敢早早交卷,就坐在那里假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