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萧瑾慌忙否认,但见到顾长青瞪大了双眼,又承认道:“是,是,不过我本来压根没这么想过,前天在路上遇到了侯景侄子侯昌……”
原来,日前萧瑾一行人正沿官道北行,被一群劲装者拦住,两方一打招呼,侯昌不顾身上伤痛,向马背上的萧瑾深深行了个大礼,说:“此前叔父来信言道对萧公子推崇备至,欲结为生死臣僚。萧公子想要成北上之事,甚难!不过,正好有个天赐良机,不知萧公子想要否?”
萧瑾对此行也是毫底气,搞不好还会被边关大将捆了解往京城,听说有良机,便下马请教:“侯公子请讲。”
侯昌屏退了左右,低声道:“有两个能助萧公子成事的机会。一是前边不远处有一村庄,里面住的是辞官的夏侯大人,此人是宫中卫尉夏侯谊之弟。二是此去路上有两个身穿褴褛之人,年少者乃是岐州东营顾将军之子。”
“这与我北行有什么关系?”
“公子事成与不成,就在此间。”侯昌似胸有成竹,得意的笑道,又在萧瑾耳边说道:“公子只需如此……”
听了萧瑾所言,顾长青才恍然大悟,敢情路上遇到的流民、夏侯庄主上以及后来遇到萧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行了,你们两个还不是蛇鼠一窝。”顾长青疑云打开,心中暗骂:“原来这些事背后都有人在作祟,难怪自己想不到。”
本来路上应该一帆风顺,哪想到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顾长青想着越觉得可恨,不禁扬起了手中的腰刀。
“顾公子,别杀我,别杀我!”萧瑾以为顾长青要拔刀杀他,慌忙跪下,大声求饶。
顾长青哑然失笑,重新收好腰刀。
萧瑾连忙恭维道:“顾公子的武功比一派宗师还要厉害,要知道我哪敢对顾公子您这样,借我一万个胆也不敢啊?”
原来萧瑾以为顾长青武功其高比,庄外飞剑、驿馆侍卫莫名被杀、路上所有侍卫被杀等等,都是顾长青暗中释放出飞剑。
“你不是已经做了吗?”顾长青没有失口否认,让对方怀疑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他越怀疑越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其实,顾长青心里清楚的很,飞剑另有其人,很可能是青袍剑客,因为在路上已经见识过一次。
“行了,饶你一次,奉劝你不要去岐州。记着,下次再遇到,休怪我不客气。”既然不能选择杀他,顾长青也不能把他带着,只能恐吓一番,放了他。
萧瑾见顾长青不杀他,还要放了他,高兴的一直磕头,口里喊着:“谢谢顾公子,谢谢,我一定在皇上面前盛赞你的好,保你升官发财。”
“得了,得了,赶紧滚吧。”
萧瑾如释重负,连爬带滚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没有萧瑾的干扰,顾长青和老刘一路走的很顺利,虽然路上也有不少的流民,但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对二人下手。
或许是因为顾长青手中提有腰刀吧!
第二日行了十余里,过了牛头山,见从山中小路来了一队和尚,个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虽穿着粗布衣裳,但干净整齐,一看就是平常生活得很滋润。
顾长青和老刘饥肠辘辘,正欲进村寻些吃食,还没到村口,里面涌出很多流民,奇怪的是,这些流民并不是一哄而出,而是好像保持着某种秩序。
“老刘,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
“少爷,你又开始疑心了。”老刘柱着棍,乐呵呵地说。
“快躲开!”
顾长青突然大叫,拉住老刘衣袖,但事发突然,未来得及拉回,老刘就被一群人冲撞开,骨碌碌滚入路边田里。
“干什么,没看到有人吗?”老刘愤怒吼道,抬头一看,只见刚才从村子里涌出来的流民一窝蜂跑向一路而行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