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娟,你小叔子要结婚了,我听人说你公婆给他置办了收音机、手表和大衣柜,有这回事吗?”
“嗯,时代不同了,家家户户日子好过了,十年前娶媳妇哪能跟现在比,我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我二弟妹那里就不一定了。”
“你不说我都忘记你有个二弟妹了,她现在带着孩子总是待在城里,男人不在身边,你们家放心?”
“我们不,哎哟,哪个王八羔子,敢朝老娘砸石头。”
苏安安背着一个双肩大背包站在桥上,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踮起脚尖想要看热闹的儿子,俯视着在桥下两个沾了一身水的洗衣妇,笑着问:
“大嫂,三堂嫂,你们凉快吗?下次再让我听到你们夸我,我就送你们下河泡澡,让你们更凉快,免得你们大热天中暑说胡话。”
被称呼为三堂嫂的女人面色讪讪的,端着木盆,小声同柳娟说一声,就快步离开了。
柳娟脸红,声音发抖:
“你,你,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苏安安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一边抬手拍了拍想要爬栏杆的小家伙,示意他安分点,一边对柳娟说:
“大嫂,大热天的,我和小包子回来早点不是合情合理的嘛,我就不打扰你洗衣服了。”
“二弟妹,二弟妹你等等,我有事同你说。”柳娟赶紧将最后一件衣服拧干水放到木盆里,端着木盘小跑着追上苏安安母子。
柳娟看到母子俩时髦打扮,与她有着天壤之别,杏眼闪过一抹嫉妒。
眨眼即逝,柳娟同一大一小一边走,一边说:
“二弟妹,我跟你说公婆他们给未过门三弟妹家五百块的彩礼,又给他们夫妻置办了许多昂贵的家具。
说不定家里都给掏空了。
咱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些,彩礼也不过是一百块。
平常婆婆私下还不知补贴三弟多少钱呢。
同样是儿媳妇,你说这公婆他们是不是太不顾及咱们的感受了?”
苏安安的彩礼有三百块,还有三转一响,不过都被留在了娘家。
仅有一身苏安安姐姐穿过的喜服和两身现在都不知道去哪里的旧衣服。
因此,有什么事,她不回去走人情,
婆家有事,比如孩子满月宴,她也不喊娘家人,
娘家人也当做没有这么回事。
如今她同娘家那边算是双方都默契认可地断了往来。
这事全村都知道的。
现在大嫂这番话说得……
啧啧,大嫂今儿这话说得多为她着想啊,她怎么能不为大嫂想想呢。
苏安安给柳娟出主意说:
“大嫂,我呢,不缺这点东西,公婆那边也不敢让我吃亏,否则倒霉会是庄家全家。
所以啊,这个家里要说吃亏,就属大嫂你们这一房了。
大嫂,爸妈那么心疼三弟,肯定不能让人在大喜的日子将面子里子丢了的,吵吵闹闹肯定是不行。
所以大嫂,我这么说,你这么聪明肯定理解了的,对不?”
柳娟越琢磨,越觉得苏安安的话在理。
就拿上交公中的钱,
自从1983年苏安安嫁入庄家后规矩就改了,
除去还读书的三弟和四妹,每月每房上交二十元就行,其余就是自己的。
后来1984年三弟工作了,不交钱,二弟妹这个混不吝的也敢不交钱到公中,
公婆都拿她没办法,选择妥协,让三弟每月给家里二十,
二弟妹还是不肯交钱,坚持要三弟交三十元到公中。
公婆私下贴补三弟四妹,年底的时候二弟妹这个精明的,能帮你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的。
到1985年二弟妹让三弟补上漏洞,四妹也要去打寒暑假工贴补家用。
还别说二弟妹嫁入这个家,他们大房的日子都跟着好过了许多。
现在二弟妹给出主意,柳娟很快就觉得非常可行,晚上她得同她家那口子商量商量。
苏安安看着意动的柳娟,嘴角微微勾起。
好戏一出出的来,她去父留子的大计很快就能达成,真是太好啦!
苏安安不动声色地压下上翘的嘴角,弯腰抱起她的儿子,迈着欢快的脚步与柳娟一道回了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