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一谈到外面的事,要么只会盲目的乐观,要么总是本能地恐惧,很难有个平和的心态。
忠义显然是偏向于后者。
这就是信息的闭塞导致的,人们眼界和思想的局限性越强,就越容易对外界产生极端和误的认知。
梁叛安慰他道:“不要瞎猜了,最近溧水县下大雨,朝廷大约要派营兵去帮忙守堤。”
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只是随口安慰忠义的话。
忠义道:“五爷,你去的地方多不多,远不远,外面的样子你一定很知道罢?”
这话倒将梁叛给问住了。
要说这具身体的话,去的地方倒是真不多,也真不远,最远也就是洪蓝埠。
可他倒真知道外面是甚么样子的,而且比大明朝的绝大多数人都要知道得清楚直观。
因为他的脑海中有一幅世界地图,还有一幅更加细致的中国地图。
因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信息大爆炸的便利,他可以以一个超脱于整个时代的俯瞰视角,看到眼下这个世界的发展脉络。
比如日本正掀起的一段精彩纷呈的战国风云,比如欧洲正享受着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比如全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地理大发现和殖民大发展的潮流,比如非洲正在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残酷入侵和瓜分,比如葡萄牙人从马六甲来到澳门并准备搞点不太光彩的事情。
但是他没办法诉说和解释,所以他只能这么说:“外面很精彩,有机会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行过了一段路,马车转入能仁里的街道,远远就能瞧见孙少保别院的一片亭台楼阁。
梁叛记得前面有个香烛店,他提醒忠义道:“忠义,一会在前面的香烛店记得停一停,我要买张帖子。”
“是。”
其实梁叛还是不大习惯到人家里递贴子这种流程。
因为衣冠人家的讲究太多,一张帖子写起来也有许多名堂。
他在这个世界是个不读书的,还搞不清这些文人们互相之间的拘礼,更不知道帖子上的那一大串客套话该怎么写,甚至不确定自己到孙少保家找冉清应该写个甚么样的帖子。
因为孙少保是主人,而他要找的是冉清……
还没等梁叛用他那有限的学识考虑出个周全的写法来,忠义忽然勒住马车,犹豫地说道:“五爷,快到了,不过前面路没了。”
梁叛掀帘子一看,只见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斜着停在那香烛店的门口,将道路全占据了。
不过也所谓,梁叛倒不介意走几步路,反正要到前面香烛店去买帖子,顺便等一等这两辆马车好了。
他下了车,才发现前面那两车都是南城顺风车行的,两个车夫正靠在其中一辆车边,朝着忠义这边指指点点。
等他们瞧见下车的梁叛时,都捂着嘴笑起来,脸上还透着一种古怪的戏谑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