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那几包菌子,十三放下一块大洋就走了。
那老实巴交的粗夯汉殷勤小心地把几包菌子递与十三,及至接过大洋,他一时惊的只知捏着大洋发愣,连句谢赏都忘了说。
小伙计见状又上去凑热闹,打趣了粗夯汉几句,又赶在后面高声喟叹,“历来那迷龙岭都是有去无回,能回来的不是人,是神”
此时十三早走远了,故根本没听见此话。
待过小河转车进了县城,十三便想找个古玩行把自己此行惟一所得的神宝估个价。
按说出门在外财不外露,毕竟怀璧其罪,人人都是夹着尾巴低着头,免招是非。可十三从来把这一套当放屁,他才不管什么是非,他自己本身就是个是非。
“天德源,得,就是他了”十三在一处装修的古香古色的门面前住了脚,见这古玩行颇有历史沉淀的气息,不是那花架子一流,便迈开长腿踏进了门。
一进门他便堂而皇之地坐在了首座上,一言不说,等着人上茶。
那古玩店的掌柜本是在隔棂子后面架着老花镜对帐,忽见一个魁梧挺拔的俊贵公子进来,他禁不住放下了手中的老花镜儿。
再一打量十三周身贵气,气宇轩昂,一幅人上人之派头,他便知道多半来了大主顾,赶紧放下帐篇子出来招呼。
“未知先生大架光临,小店儿有失远迎,失礼,失礼。”那古玩店的掌柜走至十三面前,一面说一面就给十三倒上了茶,又偷眼见十三周身贵气,穿着打扮虽是上乘货却皱皱巴巴,不甚考究,他只用余光偷看了一眼也不敢置喙,毕竟来这古玩行做买卖的,大多人不可貌相,他这行做老了的,怎会不知
十三也不喝茶,只懒懒地坐着,闻言瞧了那掌柜的一眼,又不甚在意地环顾了四周的摆设,淡淡道,“掌柜的生意兴隆”。
那掌柜正被十三的眼神神态弄的心里有些惴惴,闻言立时笑道,“承谢。”正要询问一二,却见十三此时兀自开了口,“听闻此店在本地多有口碑,我有一物想请掌柜的掌掌眼。”说完依旧端坐着。
那掌柜闻言赶紧上前,“未知先生想出手何物小店儿虽底子薄了些,但能开眼一二,也是您费心照顾。”
十三见这掌柜说话滴水不露,十分的久经世故,便不欲再与其多言,把自己早为那宝贝编好的一段故事说与这掌柜听,又把此宝贝独冠上“龙珠”的名号,更为它添上一段神秘的传说,整个故事说出来既有出处又云山雾罩,色彩斑斓,惟妙惟肖。
掌柜的一面恭听,一面不时地露出惊讶之色,及至他礼貌地含笑听完,才向十三道,“既云此宝曾为神龙戏过的“龙珠”,又云此“龙珠”能呼风唤雨,先生何不就取出来让在下开开眼界”
他的诚恳带着七分真,惊讶带着三分假。
但凡古玩一行,为古董添上一段故事,或佳话,或挫难,或神秘,或邪气,都是为了提高这古董的价值身分,此事在业内不稀奇,这掌柜知道,十三自然也知道。
既那矿中的伪道口口声声写着龙之一事,十三又想起那“龙止水亦止”之言,再结合“斩龙”,“洪灾”,又见那道士借此宝修炼,便把所有事情的碎片一结合,糅成一段神秘传说,想着把此宝贝冠上“龙珠”的名号,若真有其事,也不算埋没了那龙。
此时鉴宝的前阵已做足,十三也就无意再打哑谜,他淡淡一笑,向掌柜道,“此龙珠一示人便会大放异彩,有伤于眼,掌柜的还须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