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收拾好东西,桑篱随桑芸去了市中心。。
在回去路上,桑芸顺便开车送桑篱外婆回家,外婆住的离桑篱家并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了。
一路上,外婆都在和桑篱说,要好好学习,她成绩好,长大了会有出息的,别像小表哥,她小姨好不容易给他送进了职高,都学不好,还不知道他读出来能干什么呢。
桑篱心想,外婆还是和以前一样,无论小辈成绩好不好,是男是女,都只有满满的关心,从不会放在一起比较。
这大概就是老人家独一份的隔代亲吧!
到了桑芸家,“篱儿,你先自己放下行李,我联系下能给你补课的老师,确定你假期补课的时间安排。”
桑芸打算找家教老师一对一给桑篱补课,这个效果肯定比去外面的大班补习机构要好。
“好的,谢谢姑姑,我先去收拾啦!”
桑篱表面欢快地答着,心里却在想,姑姑都知道她适合什么样的教学,这么敏锐又妥帖的她,怎么后来就和姑父惨淡收场了呢?
是过于信任姑父?还是假装不知情?
桑篱再次想起了前男友陆征曾经说过的话……夫妻间的相处之道真是如此?
只要不违背大原则,真的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背了就可以立马转身离开?
这些都是未婚的桑篱所不懂的。
她身边的亲朋好友,要么一直单身不结婚,要么婚后都说后悔早结婚了。早年间长辈们看对眼都是靠介绍,自由恋爱的很少,并没人教过桑篱什么是婚姻,又该如何经营感情。
如果桑篱遇上和桑芸同样的事,她多半和桑芸一样,果断选择离婚。
然而那一场离婚,仿佛抽走了桑芸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魂都没了,就像行尸走肉,只是还活着罢了。
虽然桑芸在离婚时,易杨净身出户,她拿到了所有财产,却不觉得钱能弥补婚姻失败带来的伤痛。
从那之后,易杨突然开始变得特别忙碌,桑篱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偶尔遇见时,整个人都灰头土脸,不修边幅,只是让桑篱多关心桑芸,还有别告诉她桑篱遇见他的事。
那时候的桑篱虽然恨易杨,也还是和他保持联系,说一下桑芸的近况。
现在想想,当初那件事透露出不少古怪。
明明她知道桑芸和易杨离婚的原因,还选择了净身出户,但仍一直默默关心桑芸,他的行为和话语充满了矛盾。
或许,她该查一下过去的真相,在事情爆发前,帮助易杨处理好这件事,并挽救她们的婚姻。
看着眼前这套熟悉的房子,桑篱有了15岁的真实感。
这套房子她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了,当初桑芸离婚后就将这套房子卖了,搬到了其它地方,说是不想留在这个满是回忆的牢笼。
易杨虽然是做花卉生意,但他眼光还是不错的,这套房子不仅户型好、采光好,周围配套设施还齐全,是未来妥妥能被争相购买的好住所。
下午易杨打电话过来说今晚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桑芸也没多问,只是叮嘱他少喝点酒,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