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于回来了。”
潘红霞看着出来的阮明珠,走上前拍了下她的胳膊,张素芬在屋子里喊两人进屋说话。
“快坐,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我是听程鹏说,看见有川和明珠回来了,过来找明珠说说话。”
闻言,原本坐在一旁的程有川马上站起来,冲她点点头,说要去大爷家一趟就出门了。
留下三人说话,潘红霞倒也没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明珠,那个中药厂还要不要人啊?”
“怎么了,你这是不当官,要去做工人啊?”
阮明珠故意一脸惊讶,揶揄地看着潘红霞,旁边的张素芬笑着横了她一眼。
“你这孩子,怎么跟主任说话呢?”
“怎么出去这么些日子,你还学坏了。”
潘红霞也没在意,抓起一把瓜子熟练地磕了起来,语气熟稔地说道:“就我家程鹏,今年也快满十六了,想着给他找个事情做做。”
“不是在念书?”
“念不进去,那臭小子要不是他爹压着,能把这天给捅破了。还不如给他找点事儿做,定定性子。”
阮明珠点点头,中药厂那边再送一两个人进去,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也想去吗?”
潘红霞不在意地摆摆手,“他一个孩子,哪有什么想不想的。”
“还是去问问,中药厂也不算轻松,要是不想干,去那里反而不好。”
阮明珠隐晦地提了句,想着听听程鹏的想法。
没想到潘红霞想岔了,以为她担心程鹏去了又干不下去,丢了她的面子。
连忙承诺道:“他一定会好好干,你放心,再说,现在去哪里都不得吃苦,能去吃城里的粮食,不比我们这些刨地的强。”
看着她紧张的模样,阮明珠也没再坚持,只得先答应去问问。
潘红霞得了准信,立马话头一转,说起了最近大队的事儿,特别是知情点的事情。
“从今年高考那股风刮起来后,那些知青就坐不住了,他们想要介绍信,但大队就那么几个名额,这还没影的事儿呢,他们就坐不住了。”
阮明珠手指微弯,这事儿她是没什么压力的,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他们做啥了?”
“还能做啥,天天往大队长和支书家里跑,听说还有几个知青都闹翻了。”
阮明珠轻叹一声,这事儿她确实无能为力,第一年高考,有不少考生都没有复习好,几百万考生,最后录取人数不到三十万。
录取率低是一回事,考生的条件艰苦才是最关键的。
潘红霞走之后,她回了屋子,看着窗下一桌子的课本,心中底气又足了不少。
这些课本,除了程有川从外地给她找回来的,还有许一水托人找到的。
张蕾几个人投之以李,她自然也要报之以桃。
晚上坐在桌前复习,程有川陪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本机械相关的书籍,手边也放了一个本子。
屋子里静默无声,偶有纸张摩擦的莎莎声隐在耳侧。
直到蜡烛燃尽,化成了一滩红色蜡油,最后凝固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