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一处平缓的山坡时,阮明珠和白叔才停下,这块地,是他们上个月时上山发现的。
这里植被并不茂密,而且还避开了陡坡,光照充足,土地湿润度也完全符合大部分药材的种植条件。
“到了,这片地是我们发现最好的一块了,面积不算小,要是打算在这里种,把附近的树挖出来,移栽到别处就好了。”
阮明珠说着,蹲下去抓了把土放在手里捏了捏,润度是绝对够的。
其他人也学着她的模样,弯腰抓了把土放在手里捏了捏。
在种植方面,他们的经验比阮明珠丰富不少,一辈子靠着土地生活的人,大部分人都说不出为何要这么做,但他们却明白,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什么地适合种什么。
许一水看了眼阮明珠,又朝前走了段距离,在四周看了圈,才折回来,笑着说道:“这地方确实不错,就是树都不用挪位置。”
阮明珠看他一眼,知道这人也是个明白人。
有些药材喜阳,有些药材却偏爱那阴凉处,这里植被密度低,正好合适。
“许先生,你看如何?”
大队长也在周围转了转,走到许一水身边问道。
许一水扔下手里的草,沉声说道:“大队长,这地是块好地,就是上下山实在不方便了些。”
大队长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眼神放在了给人讲解地貌的白叔和阮明珠身上。
两人讲得通俗易懂,但他们也听得云里雾里的。
这也不怪谁,主要是根据他们的经验,这里的土壤好是好,但却不适合种东西。
远就不说了,主要是这里坡度虽然平缓,但终究有个坡在那里摆着。
要是浇水或者施肥什么的,都极其不方便,而且万一再来个什么山洪,且不是白费力气。
“大家知道有些山区,会利用坡度兴建梯田吗?”
大家面面相觑,倒是许一水站出来解围。
“我曾经去过一个地方,那边山势很大,耕地面积特别少,所以他们在山上开耕,弄出那种像梯子一样的田,效果非常好。”
一直没说话的支书点点头,接过话说道:“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就有梯田,那边经常有泥石流,平地粮食产量特别低。”
“但是梯田的产量很高,请了地质专家去看勘测过,说梯田能改良土壤,还能蓄水,减少泥土流失,一举多得。”
“支书,梯田真有这么厉害啊?”
“我工作那几年,梯田的粮食产量确实不错。”
几个年轻干部听得很是惊讶,半信半疑的,不过这话是支书说出来的,倒也没有人直接质疑。
阮明珠看着四处转悠的人,靠坐在树底下休息,程有川坐在她旁边,将水壶递给她。
“喝点水,嘴唇都干了。”
“好,确实口渴了。”
阮明珠喝了水,下意识递给了程有川,他顺势接过来喝了两口,重新拧上盖子,将水壶背在身上。
“这地方就是你上次回来说的那个?”
“对啊,这里不错吧。”
程有川收回视线,笑着点点头,“确实不错,把药材种在这里,都不怕被人偷了。”
闻言,阮明珠也笑了,这地方偏僻得很,大队的人上山也不会到这里来,最多到外山,采采菌子,捡捡柴,有些人想打个牙祭,偶尔会进到里面来。
话虽这么说,但该防的还是要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