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闹剧在大队上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几天齐南的娘又闹了几回,在大队里彻底没了名声。
就是无亲无故的人看见了,都会上前啐两口。
在老爷子出殡这天,阮明珠才看见她跟在齐大树身边披麻戴孝,只是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阮明珠算新媳妇,张素芬不准她跟着去埋土,程有川几个年轻小伙子要去抬棺,当初他爹去世的时候,齐家也是出了力气的。
阮明珠回家打开门,看见院子里一堆木材,几个人坐在地上拿着小锤敲敲打打。
旁边摆着一个四不像的框架子,这投入的模样,连进来个人都没人抬头看一眼。
“你们这是到动手实践阶段了?”
话音刚落,阮明珠就看见程有山拿着锥子的手抖了下,她嘴角扯了扯,决定以后对他好点儿。
“娘和大哥呢?”
“他们去坟那边了。”
“阮医生,你看看我们这段时间的成果如何?”
李义指着那个四不像,阮明珠昧着良心夸了两句,就回屋了。
屋里的桌子上摆着几份中药方,都是一些常见药膏的方子,她准备拿出来供给大队使用。
规模化种植药材势在必行,淮水村日后或许还能靠种植药材发家致富。
等开放后,没了限制,穷了那么多年,大家都穷怕了,遇到脑子灵活些的,这些都是机遇。
现在拿出这些药方,也不过是卖个人情。
阮明珠重新梳理了一遍,确保才合上本子,准备出去看看他们的轮椅做的如何了。
这东西要是做出来,受益的人不少。
“……这里需要焊接,如果用木头的话,没几天就破了。”
“好,我记下来。”
“这个交给我,我去年从隔壁大队带了两块废铁回来,磨一磨还是能用的。”
几人有商有量,让阮明珠意外地是程有山,没想到他也能跟上李义几人的思路。
她听了半天,是真的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
这群人心思纯粹,做事投入又有干劲,值得拥有一片干净的土壤让他们自由发展。
下午三四点时,张素芬和程有川回来了,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特别是张素芬,眼睛都肿起来了。
阮明珠将提前准备的养气汤端出来,两人坐在桌边一口一口地喝着,等缓过那口劲儿来,张素芬才拍着自己的大腿,跟阮明珠说下葬那会儿闹出的幺蛾子。
“怎么又闹了?”
“还不是老三媳妇儿,墓碑上直接没刻她的名字,老三这事做的太绝了。”
“没刻名字?”
“是啊,碑立好了她去找自己的名字,结果没找到,当着亲戚的面就去打老三,两口子在坟前打了一架,刚劝回去呢。”
阮明珠:……
这事儿她实在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只能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晚上程有昌到家里给程有川带话,让他准备下明天去革委会,运输队那边有几趟货等着运到淮海县呢。
“有昌哥,那县里说有劫道的是怎么回事啊?”
阮明珠问了句,程有昌坐下,苦笑着说道:“是有这么回事,不过那一趟也是何思远倒霉,车里大部分都是他的东西,现在他逼着主任和公安给他找呢。”
“现在运输队还专门给领导运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