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收礼的那个人还得说他们杜家傻。
送以前的,谁都找不到根基,也能告诉收礼的那个人,我们家现在当家人换了,可我们的关系依然还在,大家以后常走动啊。
杜峰对自己家郎君越发的满意,挺好。
第二天,杜轩早早的起床,拿着杜峰给的名单,坐上马车,准备去挨家挨户的捡关系。
坐在马车上,杜轩心惊肉跳的看着名单。
刑部刘侍郎,户部周侍郎,黄门侍郎王珪,门下省马周……
这些人,所在的岗位都很大。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人现在不在长安,在地方,但是这些人也都有宅邸在长安,有家人在长安,也都需要杜轩去走一趟。
对此,杜轩的想法是,走,必须走一趟,不走还行,那不是显得他们杜家牛逼,瞧不起他们嘛。
杜轩先去刘侍郎家,这是他爹的基友,以前他也见过几次,只是没想到关系这么近。
杜轩心中忍不住埋怨自己老爹竟然不早早的告诉他。
刘侍郎看到杜轩的到来很是欣喜,开口就是:“早就等着贤侄的到来,说实话,如果不是你爹以前的嘱咐,我早就应该出面庇护贤侄了。”
刘侍郎的年龄并不大,仅仅只有四十岁,可以说是人生奋斗的好目标,努努力,未来能触碰一下三公九卿的人物。
杜轩恭敬的行礼,对于这种前途光明的大佬,需要尊敬。
刘侍郎看着杜轩懂礼仪的样子,眼中的欣赏都要控制不住了。
杜轩则开口道:“我父应该是怕叔父出面影响了您的前程。”
“我家终究身份敏感,我若是不成器,叔
父
出面庇护,再造成一个纨绔子弟,那太影响叔父前程,我父把您当成亲兄弟,自然不忍心影响叔父前程。”
这话听的刘侍郎心里舒服,对杜轩的满意度再次上升。
“现在贤侄你也有了出息,也出来当官了,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叔父在官场上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刘侍郎表示自己也不是那种不知深浅的人,杜轩说的好听,他当然也应该回复了。
杜轩连忙感谢,并表示自己有事一定找。
最后刘侍郎是让自己的孩子亲自把杜轩送出来的。
离开刘侍郎这里,杜轩就挨家挨户的拜访过去,有些家男主人在家,杜轩就和人家聊几句,有些不在家,杜轩就离开。
杜轩用的身份左武侯参谋,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主人家们在看到杜字,都并未小窥。
毕竟,杜轩身后还有一个兵部尚书杜如晦在呢,他们哪里敢小看。
借力打力,这也是官场为人的一种。
杜轩挨家挨户拜访的行为并未隐藏,杜如晦也得到了消息,笑呵呵的道:“真是一个会借力的孩子,不过,很不错。”
如果人际关系都搞不好,那还是别混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