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救援的大将军们对于杜轩这位后勤支援者给予了肯定。
他们以身作则,和扫雪士兵们吃住在一起,看着杜轩不掉队的后勤,他们就感受到满意。
尤其是士兵扫雪之后,能立刻有一碗热汤或者热粥跟上,他更是满意的不行。
以前,就没跟上过,物资就没够用过。
当他们知道杜轩用类似于抄家的手段从长安城内的贵族和商人手中抢来的物资,他们更是对杜轩刮目相看。
尉迟恭甚至公开对杜轩开口道:“就冲你把物资跟上这一点,不管出了啥事,我给你兜一部分。”
“你是一个好官。”
其余大将军也都纷纷表态,他们是真觉得杜轩不错,这个孩子不错。
他们以前也遇见过这种事,但是没有一次后勤是能跟上的。
武德年间黄河发大水,他们去进行救援,人救出来了,也累的要死,可是负责后勤供给的官员还在那里扯犊子。
朝堂拨款没下来,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也不敢朝当地富户去借,也不敢征召商队。
只会以理服人,最后就是人救出来了,结果因为后勤供给不到位,死掉的人出现一大批。
而杜轩快刀斩乱麻的做事方式虽然得
罪人,可确实是真正的在救人。
杜轩听着各位大将军吐槽以前的情况时,始终选择温和以对,也不捧,也不贬低,只是偶尔会说一句每个官员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他也不好过度评判什么的。
这种车轱辘话让诸位大将军嗤之以鼻,但他们也不怪杜轩。
人家小年轻以后还要在官场上混日子呢,和他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不同。
雪灾的准确情况被快速落实下来,受灾范围很广,整个关中地区,基本都遭受了雪灾,为此,李世民召开大朝会,让人把杜轩的做事方式写下,以此为征召物资的标准。
军队出行,亲自监督,谁敢在灾难时期伸手乱碰,那就直接以谋逆罪论处。
李世民的狠辣展现的是一览无余,很多人看了都浑身发冷,太狠了。
没办法,李世民当场给签发了一堆阵亡名单,只要各位大将军敢填,李世民就敢给这些被迫死亡的人发阵亡抚恤金。
李世民表示,大灾之下,为了稳定人心,朕还不会让你们死的不明不白,朕给你们一个拼命救灾而死的好名声。
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魏征当场反对,觉得这不好,不能给他们这种杀人指标。
在魏征
看来,这就是让军队借着这个机会去血洗地方了。
但李世民丝毫不听,冷声道:“乱世当用重典,如果他们听话,尽职尽责,没被人抓到把柄,自然就不用阵亡了。”
魏征当即上前:“我亲自监督。”
“我相信大灾之下,人性的良善。”
周围一圈人看着二人的表演不说话。
大军离开长安去往地方,魏征也跟着离开,去亲临现场进行赈.灾。
三天后,杜轩突然在朝廷颁发的邸报上看到两位刺史赈.灾时不幸去世的消息。
送邸报的人告诉他,陛下亲自掏腰包,把阵亡抚恤金给送到了两位刺史的家中。
杜轩倒吸一口冷气,还真有人不相信李世民的决心,用命试探啊。
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