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表示自己真的看不下去。
他丝毫不怀疑自己吃不完的,剩下的骨头都会在他走后,会被这家人给孩子使劲啃一遍,然后再剁碎混在以后的粥里喝下去。
卢生这一刻陡然明白,送钱,其实也挺好,最起码可以让他们尽快换成食物。
忍着心酸和周元一起吃完,卢生跟着周元一起离开。
出了村子后,卢生沙哑着嗓子道:“周师,咱们这一顿,是不是吃掉了他们五天的伙食。”
周元慢悠悠的道:“不是,大概是半个月的。”
卢生看着风淡云轻的周元,心里很复杂的。
“放轻松一点,杜轩稍后会去给那家人送一笔钱,不算丰厚,但是足以弥补这顿饭钱了。”
周元平淡的声音让卢生松了一口气。
卢生回去以后就找到杜轩,自动的申请去后山开山挖石垒假山,给校园增加一道新的风景。
大家对卢生的变化很是好奇,不少人去打听,后来得知结果后纷纷沉默。
没有参加过这项活动的学生不理解,参加过的不想说。
很多学生,尤其是来自于世家的学生,他们并不没有深入过百姓的生活,在他们眼中,百姓过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自己不够努力,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因为百姓更多的是懒汉而已,如果百姓勤奋,不可能过不好,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勤能补拙。
一时间嘲笑卢生的声音不少。
杜轩在这其中看到了商机,一
个个的找上他们。
然后良心还未消失的学生们在和杜轩立下赌注,回来
后纷纷去加入垒假山行列。
他们被深深的上了一课,这一课叫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当然,这一课也可以叫民间疾苦,更可以叫现实残酷,更更可以叫毁灭之路是如何一步一步筑成的。
各个世家了解到这一课程后纷纷进入沉默之中,然后在自己家的教学之中加入进去。
李世民对于杜轩临时加的这一课程很满意,很不错,他觉得效果很好。
百姓学生并不理解。
同时,杜轩也根据百姓学生的劣势开始给他们加入一堂堂开拓胸襟的课程。
让世家子弟认知到民间疾苦,让百姓学生懂得什么叫大国风范。
这就是因材施教。
这一教导就来到贞观二年的冬天。
寒假的开设让很多学生家长不满意。
当听到实习之后他们就都满意了。
尤其是那些百姓学生,他们要有工作了,可以赚钱了。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学识进行变现,以此来填补家庭的亏空。
学习还能赚钱,这一下让长安学校的名声在百姓中打开。
在一位位老师的带领下,这些学生进入了各行各业。
有的被安排进了墨部,有的被安排进了官场,有的被安排进了工厂,还有的和商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