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计划有成功的希望,赵贵花的心底一阵的暗喜。
“你若是出去,也不是什么原则上的大事儿,只是这件事恐怕得打点一下,要不这些人也不会凭白无故地放你出去!”,十三公子说。
“既然不是什么原则上的事,就证明这件事是可行的,至于打点他们,这个事儿好说,再说了毕竟是麻烦人家了,适当给点好处也是应该的,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他们也应该清楚这个分寸。真要是得罪了您,要是万一日后您再官复原职,他们不是做蜡了么?”,赵贵花说。
“理是这个么理儿,要打点他们其实也不难,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十三公子久居官场,这里面的弯弯绕毕竟清楚一些。
“只是,你出去了,有什么打算么?”,这是十三公子最关心的问题。“莫不成你只是出去透透空气、逛逛街?”。
“现在你过去的那些朋友,就是想帮你也是无从下手,更何况现在风声这么紧,谁还能无缘无故地主动蹦出来替你解围?”,赵贵花将事先想好的“台词儿”一点一点地说了出来。
此番话正中十三公子的内心。
事实的确如此。
“除非——”,赵贵花拉了个长音,故作神秘地说道:“除非,您暗地里跟他们表明态度,再适当地许以一些小手段——”,说着,赵贵花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十三公子心领神会,叹息道:“只怕我现在无法把钱财送到他们手里,或者即使送了,人家也未必敢收啊!”。
“这还不简单?”,赵贵花继续诱导着十三公子,说:“首先,我们得主动去接触人家,才能让人家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其次——”,赵贵花这次谈话采用了“拖”字诀,故意诱导十三公子主动说出来,这样能让公子爷的“面子”好一些。毕竟人家是“有脸面”的贵人。
这就是长时间与公子爷接触得出的经验结论,绝不能象那个二姨太太一样自做聪明、凡事强出头,毕竟诱导出来的话自己是不用“担责任”的,谁说的话谁心里清楚。
果然,十三公子在赵贵花的诱导下,说出了赵贵花心里想但又不敢直接说出来的话。
“利用家属——太太们的耳边风的优势,先让她们在枕边吹吹风,然后再拿下太太们,顺着太太们喜欢贪小便宜的心思,让她们拿到‘便宜’和‘实惠’,再把他们给进一步拉拢过来,为自己效力?”,十三公子自然而然地顺着赵贵花的心思说出了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
“是这样的,公子爷果然厉害!”,赵贵花的头脑清醒以后,没少“拍”眼前这位公子爷的“马屁”,否则也不会逐渐地接触到家族的内部最高权力——把控财政大权。
事实真象大小姐所说的那样发展,但赵贵花的计谋正在逐渐成熟、实施,只是公子爷一人没有察觉到而已。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软弱的地方,而十三公子内心最软弱之处就是——他一直以为赵贵花是没有心机的,还是傻的阶段,处处都为自己着想,“已经与自己合为一体”了。浑然不知,其实,经过青云道长的“法坛”洗礼,赵贵花已经恢复成了独立的自我。
由于上次十三公子与青云道长发生了正面的“冲突”,青云道长也在事后没有再与十三公子交流过,所以就算是想告诉十三公子所谓的赵贵花的“真实情况”,也是机会完美地错过了。
一个不设防的内心世界,即将迎接一场突如其来的“爆风骤雨”,本人却还自乐其中、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