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中(1 / 2)

第一场考的就是四书的背诵,不过考卷上面只给你一个开头跟结尾,中间的超大一个空白地方需要自己去写。

而这个写法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平行,而是竖着来。

最关键的是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如此一来就好考究考生的笔力,文字的美观以及布局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把四书背过,背的管瓜烂熟才行。

考卷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往上写的,而是有演草纸,先在演草纸上面写一遍,然后才开始在考卷上面写。

这可就苦了那些背不过的考生了。

背过的自然下笔如风,面带喜色。

背不过的则是苦大仇深,绞尽脑汁,连连叹气。

苏承感觉这一次运气爆棚,他最近背的就是四书五经,虽然知道考试离不开考四书五经的内容。

但万万没想到第一场就来一个最少一千多字的大默写啊。

苏承现在演草纸上面写了两遍,然后跟考卷对照了一下之后才开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写了起来。

他的字是学的王羲之的,虽然只是皮毛,却已经能做到苍劲有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第一场下来,哪怕是他都感觉浑身酸痛。

不过对于自己的考卷却是颇为满意。

再看看天色跟眼前的饭团。

他才发现自己这一千多字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随着他写完没多久,便听到一锣声响起。

很快,两个考官便让人收卷。

收卷也是有讲究的。

一人把考生的笔墨纸砚收好,是为了防止夜里作弊,当然第二场考试的时候会发还给你。

第二日则是收卷把考生的名字糊上。

然后统一放入封卷袋中。

一切做好之后,晚饭才能开始。

夜里一众考生是不能离开自己的小棚子的。

哪怕是阴雨绵绵的天气,考生都不得离开半步。

离开便是作弊。

苏承听着周围的人吃完饭开始交流起来。

他则是选择闭目养神。

后面还有两天,这才第一天,他便感觉这考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脑力活,同时还有体力活。

一夜过后,第二天一大清早,考官便开始讲了一下第二场的规则。

然后便开始发卷。

这一场考的是五经跟话本。

苏承万万没想到连话本也考。

好在是话本给出话本内容。

然后让作者分析,作者选一个自己认为最佳的角度去分析。

话本给的内容让苏承一惊。

一个将军身经百战,最后功高盖主,将军反还是不反!

这个问题一出,可以说是让很多人都为难了。

因为大魏建国初期就是将军功高过主夺权而坐上的皇位。

可若是写反,那么现在的皇帝怎么想?

若是吹一通彩虹屁,说不应该反,那么大魏之前的皇帝做法是不是错的?

如此故事,苏承感觉是在隐喻,又或者是在暗示着什么。

一时间他有些不敢下笔了。

同时心中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写上心里话。

若是搏一搏输了满盘皆输,赢了过关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