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时她也不会拘着韩爱兵,也不会要求他只能乖乖听话什么的不能动。
小孩子爱动,那是很正常的。
不能总拘着他。
赵春娥揪出一小团,就放到了韩爱兵面前的盆子里面,让他自己捏着玩,然后他们母女两个就开始做粑粑了。
现在这时节倒是有艾叶的,做艾粑倒是挺好,只是他们没有提前准备艾叶,就只能做别的了。
现在做别的也麻烦,所以他们只做简单的狗舌粑。
其实就是长条形的,像是一个拉长的椭圆形状,表面裹满芝麻的粑粑。
长得有些像狗的舌头,才叫这么个名字。
这个韩素玲也是会做的。
前世的她,跟着奶奶学的。
她一直以来动手能力都挺强,算得上是心灵手巧了。
现在可能是有了家园系统里的技能加成,她做起这个,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她用芝麻红砂糖混合做馅料。
等着赵春娥揉好之后,掐成剂子,她就接过来包馅料,然后整形,再放到只装着芝麻的盆里裹满芝麻。
然后就先放在簸箕上,等着最后用棕叶包好,再上锅蒸。
“咱们做好了之后,给你外公外婆送一些去,再给你几个舅舅送一些。这种天倒是还能放一阵子。再过些天,可就不能放了!”
现在没有冰箱。
他们这里也不比北方。
北方下雪的时候,冰天雪地的,倒是可以将东西放在室外冻上。
他们这里就不行了。
只能说,天冷的时候,稍微能够放久一点。
但是春天就算天不热,也不能放多久。
因为春天雨水多,空气潮湿,就很容易长霉。
一个不小心,东西就坏了。
所以现在他们也不敢放太多的东西在家里存着。
之前用票买回来那么多东西,也大多在做酒席的那一天用了。
剩下的都是些稍微能留的。
韩素玲当然是赞同给亲戚送出一些的。
他们一次性做了,就多做一点,也不算费事。
而且她妈能够在村里养猪,应该也是村长看在他们的面子上默许的。
不然的话,人都回来了,肯定要上工。
她这个年纪也不小了,算是成人。
也应该要上工去了。
人头粮是要家里有劳动力出工,才能够分到的。
不然的话,连基本的人头粮都没有。
虽然他们好像没有这点粮也能够吃饱。
但难免会被村里人说闲话。
现在赵春娥准备养猪,就好多了。
大家还得指着她把猪养好,等年底的时候,他们交上去几头猪,还可以给村里剩下一两头的杀年猪分猪肉。
赵家庄的人都不那么追求虚名,更在意自己得实惠。
所以往往会把养得最好最肥的猪留下来自己村里人分。
而不是交上去。
以往养得少,每年就只能留下一头猪给村里。
今年如果多一些人养,说不定能够争取到两头猪。
这个就要看大队长跟公社的人拉扯的本事了。
等他们做好之后,就开始烧火蒸粑粑。
他们这里的柴禾也不多,要上山去捡点柴回来。
不然等下雨了再去,捡回来也暂时不能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