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看着因为过于气愤而面红耳赤,握紧了拳头,还险些将后槽牙咬碎的万岁爷。沈烈赶忙点点头,附和道:“陛下圣明!”“凌迟!”乱世当用重典。沈烈也便凶狠了起来,对这些无恶不作之的神棍,帮会首脑,豪门帮凶那必须得来个抄家,凌迟,诛三族。这三件套走完了。也差不多可以将这京中的宵小之徒肃清了。而此刻沈烈心中满满的恶意,心说老子如今羽翼未丰,还不敢将晋党连根拔起,老子还收拾不了这帮人么?大明律有十恶不赦之罪,这伙鳖孙子都快占全了,宣扬邪教,聚众谋逆,谋叛乱,无道,大不敬,不睦,不义……抄家,凌迟,诛三族已是法外开恩。“对,对。”朱翊钧猛拍大腿,赞道:“这些罪名定的好,甚合朕意,朕……这就下旨,命各地肃清白莲,青莲,弥勒恶教,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一窍通,百窍通。以肃清天下恶教为名,将那些与恶教勾结的赃官全都清洗一遍,当然主要是清洗晋党官员。想必主政的浙党会识趣的配合,还有齐党,楚党也不会反对。甚至于再权衡厉害之后,这些朝中的大党,会主动与这些恶棍撇清关系,大义灭亲也是极有可能的!相位和蝇头小利哪个轻,哪个重。想必这些党派大佬心中还是能分清的。“大义!”沈烈强调了一下重点:“名分!”在这个动不动就搞政治正确,动不动给别人扣帽子,泼脏水的党争年月,只要占据了大义名分,塑造出一种政治正确的态势。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好,好。”朱翊钧赞不绝口:“还有什么罪名,都给这些鳖孙子整上!”他可是恨透了这些神棍。随着君臣二人嘀咕了片刻,便定下了这些十恶不赦之徒凄凉的命运。不如此。不足以涤荡这盛世达明的乌烟瘴气!这可是一场大行动!大清洗。并且沈烈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凌迟之前那自然是要公审的,要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来个公审大会!“得将声势造起来!”随着沈烈目光变得幽幽,这种事,他这个穿越众可见的多了,但凡要搞个什么大型事件。造势必不可少!一听这话。朱翊钧立刻便精神抖擞,很快便琢磨透了其中的道理,沉声道:“公审么……准!”“还有那些鞑靼贼,都给朕推出去砍了!”立志做马上天子的少年万历,最见不得这些鞑靼贼,在他这个大明天子面前耀武扬威。晋党不要脸,可以纳贡,称臣,给鞑靼人当狗。他这个天子可是要脸的!“当着京城百万父老的面……给朕杀!”于是在咬牙切齿的咒骂中,君臣二人就此事达成一致,心中抑郁之气稍解,便相视大笑了起来。“况且……”说着。沈烈又道:“这可都是钦犯,陛下还要给各地官府下一道旨意,要将人犯,赃物……都押解进京。”当然了。主要是赃物!朱翊钧一愣,忙道:“对对,还有那些查抄的田产,府邸,店铺什么的,变现之后也得押解进宫……进京!”这可都是赃款。要颗粒归仓呀!不多时。这隐秘无人的皇帝别院中,便响起了君臣二人憋不住的窃笑声,这得是多大一笔钱财呐!发财了!一番热烈过后。二人心中的情绪消退了一些,便又对看了一眼。心生默契。有了这批抄家得来的巨款,支撑李如松,马林二人麾下的宣大兵马对鞑靼用兵是不成问题了。至少可以撑上一年半载。此刻沈烈信心十足,但凡是朝廷有钱,明军有饷,战马充足,装备精良,抚恤到位,赏罚分明。别说是鞑靼人,瓦剌人,女真人……那便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甚至于。沈烈觉得以李如松那个混不吝的暴躁脾气。<
/br>那位李大公子要是打顺手了,上头了,以他的尿性就算领着辽军和宣大精锐,一路冲杀到欧洲也不是问题。“土地可一寸也不能丢呀!”随着沈烈心中神往,目光幽幽,口中喃喃自语着:“土地若是丢了,给整个王朝,给后代子孙带来的是无尽的屈辱,还有麻烦。”土地就在哪里搁着。你不去争。便会被别人抢走。别人便会在那里繁衍生息,宣扬文化,便会篡改史书,偷天换日,生长出无数异族蛮夷的孝子贤孙。而至于后患无穷。“现在丢了土地……日后可怎么收回来呐?”一旁。十九岁的万历爷点点头,看着无比认真的沈磊,那白净脸上的戏谑之色渐渐消褪,而变得凝重了起来。这话。可真是太有道理了!说出了他这个天子一直以来的担心。此刻时间,空间好似流水一般紧紧的流淌着,可沈烈想来想去,心中还是有些不踏实。若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横扫青白二教,这么大的事只怕也不太容易,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利益集团呀。厂卫能稳稳的掌控京城。可到了地方上……只怕是就难办了。“呵呵呵。”沈烈冷笑连连,只怕是地方官阳奉阴违,敷衍了事,一阵风过后多半也就不了了之了。这种事古今如一,从来没有变过。“陛下……”沈烈觉得只是在京城里开公审大会,这造势的力度还有些不够,单单是在京城里闹腾,还不足以让天下人民意汹汹。对青莲,白莲二教喊打喊杀……沈烈总觉得差了点什么,随着啪的一巴掌拍在脑门上。想到了!在这个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和报纸的年代,想要将京城发生的大事和新闻传播到全国各地。是一件很难的事。比方说从京城到江南,就算是在不堵船的情况下,走运河也要半个月,走陆路那可就得一个月起步了。再到更远一些的两广……一来一回就得半年!什么新闻都变成了旧闻。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神仙管不了,在那些边陲之地,穷乡僻壤的地方,甚至于,大部分百姓压根不知道当朝天子是谁。连这大明换了皇帝都未必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向着全国各地传达圣上的旨意,将这京城里发生的大事传播出去呐。沈烈灵机一动,便将一个技勇太监叫了过来,附耳吩咐了几句,让这太监去通政司找来了几份朝廷邸报。随之。君臣二人便又走到了龙案前,看着这几份朝廷邸报,头碰头的凑在一起嘀咕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