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平底海船高大的甲板上,沈烈与白小娘子,维克托几人,怔怔的看着这几艘护航小船发起了呆。瞧着那低矮的甲板,浅浅的吃水,士卒手中可怜巴巴的几杆鸟铳。沈烈摸了摸头,满心的无奈。此时。白小娘子狐疑道:“这么小的战船能出海么?”沈烈有些不太肯定,摸了摸怀中揣着的大额银票,便只好轻声道:“应是……能吧。”而一旁。在南洋一带当过多年海盗的维克托,却咧了咧嘴,摸了摸最近蓄起来的小胡子,默默的将脸转开了。这可真是……没眼看了!没奈何。沈烈便只好挥了挥手,向着陪同出海的一位水师老参将问道:“马参将,咱堂堂漕运总兵衙门加上天津卫水师,统共就这么几条船么?”老参将咧了咧嘴,露出了不剩几颗的牙齿,苦着脸道:“原本是有几条大船的,福船有两条,仓船,草撇船也有十几条,两营水师,总计两三千人马……后来便没了。”什么时候没了,他也说不上来。沈烈哑然,看着这位老迈的水师参将,那满是皱纹的老脸,嘴唇不由得微微抽搐起来。好嘛!沈烈也懒得再问了,问也问不明白。挥了挥手。沈烈决然道:“开船。”老参将一本正经的行了一礼,然后带着人,哆嗦着,将那系在岸边的缆绳解开,海船和护航战船便缓缓离开了喧嚣的码头。前方是碧海蓝天。艳阳高照。随着码头上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汪洋,沈烈在甲板上站了一会儿,便被大太阳晒出了一身的臭汗。本想进仓躲一躲,却被外室白小娘子抱着胳膊,缠着他要看风景,便只好耐着性子在甲板上吹风。而白贞贞则好似出了笼的黄鹂鸟,东摸摸,西碰碰,时而眺望远方,时而好奇的摆弄起了甲板上的各种作战武器。有发射火砖的大弩炮,有各种型号的佛朗机铳,还有一门威风凛凛的前甲板炮……虽然破旧了一些。不过。还能用。欢声笑语中,小娘子撒了欢。她生长在天津左卫,时常在海边嬉戏,却从未出过远门,更不要提出海了,觉得一切都如此新奇。而沈烈则纵容着她,在一旁含笑看着,心思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想起了当年那支无敌的大明水师。大明水师起源于朱元璋,以巢湖为基地建立的巢湖水师。正是凭借这支强大的水师,太祖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一举击败了盘踞长江上游的陈友谅,为后来统一天下扫平障碍。大明太祖是懂水战的!当大明立国之后,朱元璋自然十分重视海上力量的建设,他在洪武三年于东南沿海以重要港口城市为基地,设立了水军二十卫。建立起了“陆聚步兵,水具战舰”的一整套海防体系。后来有一个西洋人叫做门多萨,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华大帝国史》,书中记载。在大明的鼎盛时期,天下水师二十卫,拥有大小战舰近四千艘,水兵,步战兵十余万人马。足以称霸世界!都过去了。大明水师大概是从嘉靖末年开始没落,到了隆庆年间,水师力量便快速崩到了谷底。且不要说这天津水师,一海之隔的山东水师,就连强大的两广,福建,江浙水师也迅速崩溃。大量得不到维修的战舰被废弃,水师营被裁撤,放在港口中生了虫,长了毛,就那样硬生生的烂掉了。可这个年月的大明水师为何会没落,随着沈烈抬起腿,踩在了那门又粗又长的甲板炮上,心中立刻便有了答案。这是一门重达两千多斤的大铜炮!因为铁炮质量不过关,容易炸膛,所以只能用韧性更好的青铜来造,因为养水师太费钱了。两千斤铜。这是多少铜钱呀!此刻。沈烈好似看到了那些晋党土财主,掌管了兵部之后,左一刀,右一刀,大肆削弱天津卫水师的死德行。这班人和鞑靼人,女真人差不多,祖祖辈辈都没见过海,也不知海防的重要性,可没有海防能行么?摇了摇头。沈烈便招呼白贞贞进了船舱,一边透过窗户,欣赏着外面的
海景,一边与老参将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混熟了。见这位神秘的东厂大人如此平易近人。老参将话便多了起来,一个劲的絮叨着自己的光荣历史:“嘉靖年间呀,那时候闹倭寇,还有红毛贼,在双屿那一片聚集起了数千人呐!”说着。老参将便警觉看向了金发碧眼的维克托,那昏花的眼中,便闪烁起了对外族的深深警惕。见此情景。沈烈便笑道:“老道……马老大人这是指教你呐!”维克托便有些急了,梗着脖子,红着脸辩解道:“你才是红毛贼!”你全家都是红毛。老子明明长着一头高贵的金发。你瞎啊!“那些低贱的尼德兰低地人……哼!”随着高傲的瑞典王国近卫军军官,喋喋不休的辩解着。一旁。白小娘子被逗笑了,发出了银灵一般的娇笑声。而马老参将却看着说一口流利汉话的维克托,那神情似乎有些迷糊,自然搞不清瑞典人与荷兰人,金毛洋人和红毛贼的区别。沈烈便笑着道:“您老接着说。”窗外是海风徐徐。贼鸥鸣叫着。水师老参将说的唾沫横飞,而沈烈听的饶有兴致。却原来。当年袭扰大明沿海的倭寇主力,竟然还有红毛人么?“嗯!”老参将点点头,又开始缅怀了起来:“当时,下官跟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