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公子终于忍不住了,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把方才吃的酒菜全都还给了李怀安,场面说不出的精彩。
“到底是哪儿来的龌龊之人?”
“这也太不要脸了!”
周围客人都捏着鼻子,对着李怀安指指点点。
李怀安的行事作风,在民间也是属于不可理喻的类型。
李怀安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这公子哥,问道:“方才我听有人说酒楼中出了一首诗,赢得满堂喝彩,且问兄台,那诗是谁人所作啊?”
听李怀安这么问,公子哥脸色变了变。
虽是个询问,却是在解释为何会吃了一泡尿。
李怀安没有把话点名,就是想看看当正主追问起来后,这小子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想到这公子哥是脸不红心不跳,连反胃的心都稳定了,擦了一把脸,站起来仰头昂扬地回答:“正是在下所作!这位公子莫非是见不得他人之好,所以故意刁难?”
果然脸皮厚,才能干出剽窃之事来。
李怀安是不得不服啊!
“好好好,嘴硬是吧?”李怀安何许人?会惯着这路货色,而且他也不是个讲理的人,看样子就要上前去直接动手。
那书生见状连连后退,惊叫了起来:“来来来,都来看咯!世家子弟要殴打寒门书生了!就因为妒忌我的才华,大家都来评评理啊。”
最近长安的风评变换,民间对寒门子弟这类弱势群体的关注多了。
尤其是士族欺压寒门的事情一出现,气氛立马变得紧张起来。
一开始看热闹的人还多,现在周围的看客都纷纷出言职责李怀安。
而李怀安现在的凶恶模样,确实就是个纨绔恶棍,几个寒门就是被欺压的对象。
“谁家来的公子?无法无天了是吗?”
“他不知道就算是主审也被砍了头吗?”
“寒门也不是好欺负的!”
“欺软怕硬,算什么好汉?”
李怀安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他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现在这些议论不是简单的个人看法,而是大势所趋的民意。
因为李怀安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民间迅速形成了一种思潮。
所有人都对寒门转变了态度。
这几个寒门显然是察觉到民间议论的风向,已经尝过了寒门在长安城的一些优待,助长了他们的险恶之心,且用在了剽窃之上。
他们看李怀安穿得一般,但身边丫鬟是个绝色,且一人点了那么大一桌子菜,肯定是个隐性豪门。
他们敢当众剽窃李怀安的诗作,就有信心裹挟民意,如同李怀安裹挟民意威胁皇帝一样。
没想到这次李怀安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这几人还真有恃无恐!
李怀安觉得不能用强了,现在直接打了他们,反而更加激起民意的同情,反倒成全了他们。
李怀安正在思量对策,小玉听到周围的议论急匆匆地跑下来,大声说道:“你们别被这些人个骗了,那一首粒粒皆辛苦是我们少爷所作,他们只是刚才听到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