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很有兴趣,什么书能让人人大半夜不睡觉,道:“拿来我看看”
书在宿舍呢,顾硕出列去朝宿舍。
老炮满脸佩服,主动跟领导汇报。
“顾硕看的是医书,之前我们到南方出任务时有队员意外受伤断了两根手指,最后虽然接回去了,但听说影响日后正常功能。”
人感慨,“顾硕同志一定是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积极学习医学知识,补充知识短板。”
同去出任务的队员们也是满脸佩服,顾硕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领导很赞赏,时刻都在学习已是很难得,还能学以致用,妥妥的读书苗子啊。
人琢磨着,“干啥事都得因材施教,我看今年推荐上士官学校,把他给算上。”
大伙羡慕得眼都红了,以前是当两年兵才有机会被选举上工农兵大学。
现在没有工农兵学校了,但还能推荐上大学以及去士官学校进修。
一个团大概是一千到两千人左右,一般就推荐一到两个人。
顾硕拿着书回来了,大家的目光肃然起敬。
他们虽然羡慕但并不嫉妒,人家半夜不睡觉都要学习新知识,都是他该得的。
大领导把书翻了翻就还给了顾硕,笑眯眯的拍了拍人肩膀。
解散后,大家七嘴八舌祝贺顾硕,让人九月份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新知识,千万不能给队友们丢人啊。
指导员也把顾硕找了去,总得给挺人提前透个气。
顾硕什么都不用准备,到时候有干部统一带队,分配去哪个学校,学习什么专业都由着上头进行分配。
顾硕沉吟,“如果我自己考呢?是不是能自主选择地区?”
指导员一怔,自己能考上确实是能自选学校,不过那可不容易啊,不要轻易冒险最好。
顾硕反而笑了,笑容带着几分风流倜傥的张狂。
顾硕出生在几代单传的富裕人家。
整个家族的所有资源为他所用。
父母正值壮年又双双能力非凡,不会给子女造成任何额外的负担。
不拖后腿的原生家庭是顾硕敢冒险的资本,他的成长过程向来是一路底气十足。
他回到宿舍铺开信纸,这回是写家书。
信里点了一下自己被推荐上士官学校的事儿,着重写了因为有程秀的先见之明才有了这次的机会。
顾硕想娶程秀做媳妇。
结婚的事对男人来说很容易,对女人来说却是一场融入的博弈。
他不想让程秀受任何委屈,所以要早做打算,先在家庭内部达成统一。
顾硕从父母婚姻中得到的启事是,结婚并不是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就能成的事,那是两个家庭的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