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事需要人才,人才在培养成才之前,许多内容必须自己独自拿主意。本朝与先前朝庭有所不同的是走出朝庭的范围,一方面介入生产,甚至想发展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搞活经济,准备进行金融和币制改革。
具体内容上,武将单例,文武分班。再加上,准备后勤物资或武器生产也单例,以削减文官的过份权力或贪污的手段。
武将单列是必须的政策,武将力量是一个平衡文官体系的力量,无论文官是否反对,都必须实行,利用废去阉党之后,众文官还没种,还怕说事之机实行文武分班是较好的时机,可能不久后,文官就敢齐声反对了。
在上次大朝会中,文官系统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武将单列,并在朱弘的引导下,举荐了一些人,造成了事实支持武将单列的局面,但武将单列在文官前面就是逆势而为,也就是文官对于武将单列不会有积极性,也不会主动去做此项工作,文官内阁必然会起用拖字决应对武将单列,招文官出身的武将进京都可能是被动的执行的行动,有些人甚至需要不经内阁就招来,许多事需要小朝庭中做。
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文的对抗心理。文官可能表面上不反对文武分班,实质上还是为维持原局而努力,所以成立总后勤部和总装备总极为重要,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筹备。
在处理朝政之前,先让原先信王府的班子了解当前事务,朱弘召集自己的私家幕僚、或信王府的小朝庭开了个会,讨论下一步事务。
小朝会的时间当然是退朝之后的下午或晚上,主要的人员来皇宫议事,原先信王寄居过的勖勤宫成为了小朝庭的议事场所。慈庆宫或勖勤宫离东华门不远,可以直通到达,门卫又是原信王府侍卫基础上的禁军,小朝庭的特别人物能入出勖勤宫,就象大朝庭中的朝臣样能进入正殿议事。
在小朝庭中,朱弘向众人展示了整顿军备的计划。其主人内容如下:
1、文武分班,恢复大明初期的武将制度,武将再也不受文官节制,并且后勤或补给也从文官中独立出来。战争和军队是国家存亡的大事,不能让那些半懂或根本不懂的人来指手下脚,来制约军队和战争的发展。而后勤或补给又是文官干扰武将系统的重要手段,所以后勤或补给也从文官中独立出来。
2、重整水军,招回因没钱而解散的原先有经验的水军人员,水军向海军发展。收集海事活动的经验介绍,重点收集西方人的航海回忆。一切对海军发展有用的经验、回忆、资料都收集,然后分析整理。本来郑和下西洋也是一次盛大的航海行动,可恶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被原先的人销毁了。
3、设立军事学堂,陆军设立基础班和高级班,海军也建立了军事学堂。鸡婆锅的秘密研究所或训练部的主要人员招回京城,只留少量人员办个分校,继续为长江帮培训人才。军事学堂的结业人员主要进入信王府侍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军。因为其它军队还是在争位置,谋私利,并不大量需要人才或官员。
4、加强武器制造和船舶制造。先招幕管理人员,做到办事而不贪。先把一些重点工房从贪官手下独立出来,按排有能力者管理,再在有条件时形成新的制造体系。开始时先运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练习武器制造,然后动用全国或天下的资源和人力,成立武器研究机构,改造武器,选择最佳武器作为大明新军的制式武器。
5、整顿九边和全国的屯田事务。屯田需要有效的组织,而不能放任自由存在。组织又重点在于对抗自然灾害,兴修水利,保证田地能耕和产出。一般情况下,北方以抗旱为主,南方以抗涝为主。
6、重点训练以信王侍卫为基础上的新军,加重火器的投入,火器的研发,火器的制造。
7、组建城建军,相当于民兵性质,也就是以军事性质编制的民工,那里出现灾荒就到那里招人,那里需要建设就派城建军去那里建设。
8、成立后勤部和总装备部,专门提供军需。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必须成立,其实质是从文官手中夺权,必须谨慎操作,不要给文官以反击的机会而变成办不了的事。
9、巩固长城防务,作好对后金的反间工作。
多谢書友凌、乌鸦C、书友101132754、南飞杨、5641186、只为一字等网友的推荐票和有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