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
许枫的声音回荡在内,铿锵有力,吓得顾青南惊慌失措连忙扯了扯他的袍角。
没想到眼前人竟然会当面反驳。
这个策论可是给不少官员过目,纷纷赞不绝口。
哪里有差错?
而这声反驳。
莫说是他,就连徐夫子也很是诧异。
虽然知晓许枫平日狂妄,可上了科考场不得马虎!
这策论何错之有?
他的眉心紧锁,本就古板严肃的脸如今更是骇人。
“许枫!科考乃是大事,不容差错。”
“你切莫自误。”
最保险的办法摆在面前,却不选择。
徐夫子早知他与众不同。
但……
夫子本意是想让许枫悬崖勒马,早点回头,怎料这位态度更加强硬。
直言。
“夫子,何为自误?若使用此策误国误民。”
“不知您可否想过之所以百姓没有余钱,并非是因为权柄太小,若豪强与官……”
话未说完,但意思已能猜出。
顾青南瞳孔骤缩。
总算明白为何许枫说这策论误国误民。
须知王朝的覆灭从根起。
现在权柄并未太重,百姓都是勉强温饱。
若上头那位真的放手。
只怕会落得怨声载道。
有的地方山高皇帝远,最忌讳地方豪强与官员勾结。
徐夫子听闻原本紧锁的眉心舒展了些。
明白他的用意。
既然如此,那他倒要洗耳恭听这位的策论。
主动询问。
“那你觉得这个策论错处在哪?”
许枫早有对策。
他将原本徐夫子写下的策略用墨涂去。
取张新纸。
笔走龙蛇,一个飘逸的改跃然纸上。
同时清冷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
“一,不该加强官员权柄得削弱,中央集权遇到重大事项必须向京城内报告。”
“二,加强政令推行力度以及效果跟踪,将官员应办事项记录在册。”
“由六部与都察院负责,解决吏部独揽的弊端。”
妙。
好大胆的想法,已经能称上变法。
徐夫子不由得在心里感慨。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终究是老了,无法说出这等豪言。
若真的被采用,别的不说。
至少对官员的管辖更加精确,定会引起朝堂动荡。
可……
“如果这样百姓依旧被盘剥怎么办?”
徐夫子不满足于此。
策论虽妙。
但并未紧扣主题,问题的关键是百姓。
许枫早就料到这位会再提。
将余下的想法和盘托出。
“那就大刀阔斧的改革,统一大凉的征税,避免各地巧立名目的剥削。”
“同时也能给地方留些小口子,确保有额外收入,既能拿到银两也不需要提心吊胆。”
难怪纸上的是改而非变。
徐夫子看向许枫。
着青衣,身姿笔挺犹如苍松般,眉眼清冷犹如三月料峭春寒。
冥冥中有种预感。
若许枫涉足官场,定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年纪轻轻写下如此策论,足见其深谋远虑。
过去那六年……
当真是可惜!
他无话可说,策论也滴水不漏。
徐夫子转头看向正满脸错愕的学子,沉声询问。
“青南,你觉得如何?”
顾青南闻言这才回过神来。
至今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