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1 / 2)

“怎么,酒喝高了?”

“隔墙有耳,这话可不敢乱讲。”

赵牧一淡然的说着,提起酒壶,又给李铁倒满。

李铁也不讲。

到底哪来的钱财,购买的虎肉跟蜀锦。

每当他问起。

都是左右而言他。

到现在。

他只是大概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托二人的另一个合伙人张松柏所购得。

贼人事件后。

相比于贩盐举步维艰的易萧,张松柏背靠六国大商人,混得可是风生水起。

毕竟谁都知道咸阳暂时不安全。

六国商人,自然也是纷纷想着离开。

张松柏就趁此机会,将咸阳的“新特产”精盐送往这些大商人府中。

大商人们也乐意回到家乡后能大赚一笔。

张松柏也因此,很顺利的跟大商人们达成了合作。

“没!”

“我是认真的!”

李铁有些着急的拉住他,说起了自己的见解。

要不说喝酒误事。

花了半个时辰,他才从李铁各种大舌头,以及无意义的牢骚,车轱辘话中,梳理出了李铁要表达的意思。

大人物干什么都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嫪毐能逃这么久,肯定不会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更何况。

嫪毐孩儿的生母,还是太后赵姬,大王总会有所顾虑。

“喝你的吧!”

赵牧一没有赞同,也没有否认,继续给李铁灌酒。

扑通--

终于李铁熬不住了,倒头呼呼大睡起来。

“九爷,我觉得铁哥说的还蛮在理的。”

一名伙房的伙计,也在此时开口。

其他人有不少出声附和。

嫪毐儿子一事,本是深宫秘事,不该有多少人知晓。

然而。

六国还在。

逮到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大肆宣传的机会。

加上百姓对于八卦的兴趣。

很早之前。

这些消息跟秦王是吕相之子的谣言一般,就传遍了咸阳城。

也因此。

赵牧一发现,自己的计谋的效果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好。

出于低调考虑。

无论如何。

他都不可能亲自将嫪毐儿子的消息上报,所以才需要西山这伙小乞儿帮忙。

先是用钱财收买说书先生,更换最近的内容。

接着在街头巷尾传递小道消息,引起百姓的讨论。

最后才是暗中给相关官员有关嫪毐儿子的线索。

李铁的表现,充分的证明了他前两步计划的成功。

狱中已经讨论的这么热闹,外面还能更差吗?

潜意识里有了概念后,再被有心人引导,就很容易往特定的方面想。

这在华夏历史中。

是很常见,也很好用的手段。

比如二十六年后,就有一块刻着“始皇死而地分”的陨石坠落东郡,引得天下人心惶惶。

又经过两年时间的发酵。

化作了推翻大秦的第一面大旗!

朝廷从始至终,都知晓嫪毐儿子未死一事。

但当民众也知道后。

就没办法继续暗中处理此事了。

要不了多久。

朝廷的人就会下来,顺藤摸瓜的找到王富商家中!

然而作为一手推动此事的主使。

他并没有任何的喜悦,反倒是觉得有什么东西梗在胸腔。

原先他对那位买烧饼的中年人说,凡事但求问心无愧,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换做现在。

他定然说不出口!

踏踏踏——

“九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