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羽看着董不移步履蹒跚的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心中冷笑,暗道老匹夫,跟我耍心眼,看我不吓死你。
这么想着,他看向了一旁的鸿胪寺卿,沉声道:“你方才说突厥小王子带着国书前来求和,实际是敲诈勒索?”
鸿胪寺卿连忙躬身道:“是的殿下,突厥的小王子派人送来国书后,就游历京都去了,本官到现在都没见过他人,但是从国书里传达出来的信息来看,突厥是想让我们以钱财物质来换取他们的退兵。”
萧羽在前世史书上看过不少这种桥段,深知这些草原部落形成的国家,是不可能真的跟大虞有和平可言的。
这次求和,估计也是他们自身出了问题,然后又看出了边关战事是个持久战,于是就想舍弃自己的盟友,减少自己的损失,顺带着从大虞这边捞点好处,等以后他们再次壮大了,再对大虞发起攻势。
于是萧羽冷笑一声道:“退兵?可笑,我父王说了,不日便可取胜,在这个时候想退兵了,早干嘛去了,对于这些人,我们就要将他们打疼,打怕,打得他们再也不敢犯边,如此才能保大虞边境安宁。”
萧瑛听萧羽这么说,顿时大声喝彩道:“对,就得将他们彻底打趴下,想要求和,门都没有,还想从我们这里拿走点东西,痴心妄想!”
顾命大臣里的武将领侍卫内大臣霍启也微微点头道:“世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太后,微臣也建议继续打下去,如果在将要取胜之际,同意了跟突厥的求和,这就是丧权辱国!这就是我大虞的耻辱!”
经由霍启这么一说,萧羽心中忽然一震,猛地想起了前世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起某个战役的时候,就是快要取胜之际,被大清政府玩了一手花活,竟然同意割地赔款求和了。
他还清楚的记得,讲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历史老师是如何的义愤填膺,如何的捶胸顿足,嘴里大喊着耻辱,耻辱啊……
这一幕,萧羽毕生难忘!
这一幕跟现在是何其相似!于是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抬头看着江玉燕道:“陛下,太后,对此我有一计,我们将这件事传谕三军,以此激励我军气势,瓦解敌人的联盟,如此一来边关战事定能快速结束。”
江玉燕眼睛一亮,意外的看了一眼萧羽,不明白他什么时候对行军打仗也有研究了。
只是还没等江玉燕说话,同属顾命大臣的江思远老神在在的开口了:“殿下未免也太过天真了,你以为国家跟国家的战事是过家家么?随便你说几句话就可以左右整个战局?”
“以老臣之见,我们应该同意和谈,毕竟突厥那边要的也不多,我们大虞给得起,最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跟突厥和谈了,一来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来也可以挫败敌军的锐气,三来可以缓解军需压力,一举三得的事情,老臣不明白诸位是想不到还是有别的目的?”
听他这么说,萧羽心中那叫一个气,他盯着江思远,缓缓开口道:“还一举三得,三得个屁!国丈这是拿了突厥多少好处,才能这般为他们说话?”
江思远眼睛一瞪,看着萧羽道:“殿下,现在是君臣议事,容不得你放肆!老臣一心为大虞,怎么可能拿突厥的好处,你休要血口喷人!”
萧羽冷哼一声:“好一个一心为大虞,那我问你,如果这次我们妥协了,那些边陲小国会怎么想?”
江思远不屑道:“还能怎么想?我大虞地大物博,兵勇将猛,而且心胸开阔,他们只会更加臣服。”
江思远这话一出,在场的其他人纷纷都是眉头一皱,近几年边关战事不断,特别是以前臣服大虞的那些小国,这个时候都纷纷跳了出来,敢跟大虞叫板了,这个时候再说这话,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就连江玉燕也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江思远,暗想是不是他真的收了突厥的好处了,这么想着,江玉燕心中便叹息一声,随即开口道:“两位爱情都是为我大虞考虑,只是出发点不同,好了,现在大家都说一下吧,是认同萧羽的主战还是国丈的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