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羽冷哼一声:“好一个一言堂!张大人言重了吧,前几年秋试,哪一场不是你们各自安置?为何到了我这里就不成了?是欺负我势单力薄么?”
张子烈立刻道:“世子殿下,当着太后和诸位大人的面,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我们几时各自安置了,前几年秋试的进士,都是经过吏部安置的,不信的话殿下可以自己去查。”
萧羽不屑道:“吏部?张大人怕是忘了吏部尚书是怎么死的吧?而且吏部尚书这个人吧,还有个喜欢写日记的毛病,张大人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王府,一同欣赏尚书大人的日记,里面记录的事迹很是精彩啊。”
张子烈心中一惊。
暗道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萧羽这小子杀完人,喜欢抄人家,根本不给对手处理罪证的机会。
而他们跟吏部尚书勾结的那些事,如果真的都被他写进了日记,对他们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霍启这时候也震惊的看了一眼萧羽,他是实在没想到,萧羽年纪轻轻,做事竟会如此滴水不漏。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退意。
萧羽看出这一点后,抓住时机,继续道:“两位大人一心为国的心思我懂,只是两位大人不要忘了,我这也是为了大虞,如今各地的空缺并不多,这么一大批进士就算是进了那些建制完备的郡县,大多也只是个书吏,根本就得不到锻炼。”
“而山西四地就不一样了,我这些时日查看了一下那些地方的材料,发现不少地方主官都还没人,特别是商道建立之后,更是需要一大批管道,税务,监察等等新设官职,这些人到了那里,可以更快地得到锻炼,更快地为我大虞做出贡献。”
萧羽这么一说,相当于也给了两人一个台阶。
霍启当即道:“世子殿下既有如此考量,那确实是需要不少官员,不过本官有一点不明,还请世子殿下为本官解惑。”
“按照世子殿下所说,就算是把这次秋试的学子都拉过去,还是填不满你说的那些缺口,殿下如今既为四地钦差,可有对策?”
萧羽微微一笑,点头道:“对策本世子自然有,不过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等时机到了,霍大人自然知晓。”
看萧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霍启眼底的惊奇更甚。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
说得不好听点,他跟张子烈都是阉党的棋子,如今棋子已经完成了主人的任务,就没必要继续揪着事情不放。
江玉燕这时候也开口道:“既然诸位都没意见了,那就这么着吧,萧爱卿,现在吏部尚书由王叔兼任,接下来的事情你跟他对接即可,好了,哀家也乏了,今日便到这吧。”
萧羽跟萧瑛一起出了宫,路上萧羽道:“王叔,那些进士的事,可要麻烦你了。”
萧瑛哈哈一笑:“都是一家人,不说那话,倒是你小子,越来越让王叔惊喜了啊。”
萧羽摸了摸鼻子:“那是,现在这世道,咱们萧家人如果不支棱起来,难道还要指望那些乱臣贼子吗?”
这话萧瑛爱听,笑声更大了,惹得那些没走远的顾命大臣频频回头观望。
萧瑛看到这一幕,哼了一声道:“你看看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奸猾,我是斗不过他们,幸亏有你,以后你只管办事,有什么需要王叔的,开口便是。”
萧羽点点头,躬身送别萧瑛,之后萧羽也没闲着,从怀里掏出在工部誊抄的名单,带着赖三几人就来到了京都的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