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之后。
县衙大院。
此时,三班六房的人全都聚集于此。
三班六房是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全部加起来,约莫有近百人。
县令正站在这近百人的面前,进行训话,而一旁还站着三人。
这三人正是赵泰、赵丰年父子以及小米。
县令对着众人训话了一番之后,而后,便转过头来,对着赵泰陪着笑,笑呵呵地说道:“赵先生,您看,您要不要也来说几句啊?”
赵泰官瘾发作了,原本也想着上去说几句,不过,赵丰年咳嗽了几声,提醒了一下,赵泰这才压下了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赵泰轻轻摆了摆手,对着县令说道:“说几句就不用了。”
“接下来,咱们还是正事要紧。”
县令闻言,练练称是。
就在不久前,赵泰、赵丰年父子亲自上门求见。
县令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召见。
而后,赵泰便告诉了县令,说是找到丢失的税银的时机已经到了,他这次来,就是帮助县令的。
县令闻言大喜,于是,便迫不及待地追问赵泰具体该怎么干。
赵泰则是告诉县令,说,税银丢失,绝不仅仅是被劫匪抢劫那么简单,县衙之内必定有劫匪的内应,只有里应外合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要不然的话,仅仅凭借劫匪根本是抢劫不走税银的。
他之前,让县令贴出告示,说三天之后,会揭晓税银丢失去了哪里,揭晓劫匪藏身之地,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引诱县衙的内应去给劫匪报信。
只要县令将县衙中的人全部召集起来,谁不在,谁就是那个内应。
到时候,只要抓到这个内应,便可以顺藤摸瓜,一举查到税银下落。
当然,赵泰当然不能说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说这是水神给他的提点。
县令听了赵泰的这番话之后,连连称赞水神大人神机妙算,这才召集三班六房的人,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此时,县令听到赵泰的话之后,收回目光,再次看向县衙大院中的三班六房的人,对着众人高声道:“你们看看人来齐了嘛?”
“你们互相看看谁没来。”
众人听到县令的这番话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看看谁来了,谁没来。
最终,众人齐齐出声:“回禀大人,都来了,无人缺席。”
县令不信,再次开口:“你们再好好看看。”
“看清楚了。”
众人回应“回禀大人,看清楚了,都来了。”
县令闻言,眼底闪过一抹失落之色。
而,就在这时候,有人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回禀大人,有一个人没来。”
县令闻言,立刻追问:“是谁?”
这人听到县令的追问,却是有些不敢说,支支吾吾。
县令见状一下就恼了,立刻怒喝道:“到底是谁,快说。”
“是张国忠张师爷。”
县令听到这话,这才想起来。
是啊。
师爷没来。
难不成,这件事真的和师爷有关?
可是,他平日里可是对待师爷不薄啊,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师爷,而且,更关键的是,他当初为了保密,税银的押送路线他可是连师爷也没有告诉的,师爷是不知道的。
师爷是内应的可能性不大,可是,现在偏偏又是师爷缺席了,师爷的嫌疑一下就上来了。
一时间,县令也有些迷糊了。
踏踏踏!
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闻声望去,就看到一道身影正急匆匆地闯进了县衙大院。
众人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师爷张国忠。
“大人,抱歉,我儿子病了,故而来迟了,请大人见谅。”
师爷张国忠来到近前,对着县令连连道歉,祈求县令原谅。
县令当即摆手,表示没事。
同时,心里也算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师爷来了,那岂不是说明师爷不是内应嘛?
既然师爷不是内应,那又是谁?
县令忍不住看向了赵泰。
赵泰看向了赵丰年。
县令询问赵泰这是怎么一回事,赵泰询问赵丰年这是怎么一回事。
内应呢?
赵丰年给了赵泰一个放心的眼神,并且向赵泰暗示,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没关系,继续进行下一步。
赵泰会意,而后便按照自己的儿子交代,进行了下一步。
于是,赵泰对着县令低声劝说起来。
赵泰与县令说话声音很小,他们的谈话内容,只有他们两人才可以听得到。
“县尊大人,放心,内应就在这里,不过他隐藏的比较深而已。”
“接下来,我们得进行关键一步。”
县令忍不住低声反问:“接下来要做什么?”
“剿匪!”
赵泰回答。
县令为之一愣,而后以一脸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赵泰。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