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又是一个战争之年。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两个半岛,一起狼烟滚滚、战火冲天。对于外界而言,朝鲜战争的爆发是非常突然的,甚至说是非常随随便便就爆发的,事先都没有什么征兆。韩国光复军的三个师、三万余人马突然间横渡图们江,对朝鲜境内的日军发动猛攻,从表面上看,这是韩国临时政府和韩国光复军为了光复韩国而打响的复国战争,但有心人只要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非常反常。因为韩国政府和韩军完全是北华方面扶植起来的,在没有北华支持的情况下居然就反攻韩国,似乎太过于轻率和鲁莽了。韩国政府对外宣称韩国光复军已经有三万爱国志士,但仅仅靠三万人马就想光复韩国,明显是自不量力。韩国政府发动的这场复国战争,可以说,目的是很遥远的,过程是很草率的,也完全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彷佛就是想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点力量孤注一掷地进行一场胜算很小的赌博。而北华方面的嘴脸也十分诡异,从表面上看,北华对韩国政府和韩军的反攻计划毫不知情,张学良在战争爆发时在西北忙着推广兰州拉面,北华军在战争爆发时还在忙着裁军,并且战争爆发前的北华军也没有大规模的部队调动迹象,各方面的痕迹都证明,北华方面在这场战争中是“清白”的。
但真实情况是:驻济州岛的第123师已经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把济州岛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海上堡垒,并在岛上修建了2个海军航空兵基地和2个空军航空兵基地,以及1个潜艇基地。中国海军此时共有28艘海豚战斗潜艇、8艘海狼突袭潜艇、4艘海牛运输潜艇、6艘海马布雷潜艇,战争爆发时,这46艘潜艇里超过三十艘都活动在朝鲜海峡,并且济州岛上的第123师也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弹药辎重、飞机和潜艇的机械零件、航空燃油、航空炸弹、鱼雷等战争军火。北华陆军的1个甲种师,拥有2.5万兵力和一个独立炮兵团的第107师也已经在威海卫待命了,同时还有一支一次性就可以把这2.5万兵力全部运载的运输船队也同时集结在威海卫蓄势待发。
北华军的主力部队在战前没有大规模调动,原因很简单:北华军没打算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突袭战术。毕竟北华军是中国军队,突然间进攻日占朝鲜可谓师出无名。因此在获悉韩军正式进攻朝鲜后,北华军才开始了调兵,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地调动。当然,北华方面声称调兵是为了防止朝鲜战火弥漫到中国境内,理由非常合乎情理。
第103、第104师这三个训练了足足一年的山地步兵师立刻迅速开赴到了中韩边境,已经完成摩托化的第74师和已经初步完成机械化的第100师也迅速进入丹东,原本驻守在吉林省的第108师、第109师也开赴国境线附近,第5军(不包括第107师)进入了一级备战状态。
在十分诡异的气氛中,朝鲜战争不紧不慢地拉开了帷幕。
长白山附近的图们江水面上恶浪冲天,反攻韩国的韩军(三分之二是北华军)在连天的炮火和震天的喊杀声中凶猛地展开了渡江。“同志们!对岸就是祖国!冲啊!”金九等韩国临时政府的高层们虽然知道自己是在被北华利用,但高度的爱国热情还是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场给人做嫁衣的战争,一个个亲自来到最前线给韩军鼓气。虽然韩军中不乏金日成这样的投机者,但大部分的韩军官兵确实还是充满为国而战的热血精神的,在“光复祖国!一雪国耻!”的呐喊声中,反攻朝鲜半岛的韩军蜂拥渡江,后方的炮群凶猛地用大口径炮弹轰击江对岸的日军阵地,密如蛛网的炮弹尾迹映照得图们江上空犹如火烧云般一片赤红,雨点般的炮弹炸得江对岸的日军阵地火涛如海,江面上也被炸得波涛汹涌——韩军当然没有炮群,这些上千门的大炮自然是北华军“友情赞助”的,另外,韩军没有飞机,因此北华军的空军在这场渡江战役中没有出动。
韩军的工兵部队舍生忘死地在惊涛骇浪的江面上搭建起了几道浮桥,江北岸的韩军立刻踏着浮桥涌向对岸的祖国土地,每一队过江的韩军都以坦克和装甲车开路,装备比日军还要豪华。
江对岸的日军在一开始被打蒙了的情况下很快回过神来,迅速用大炮和机群反击,但日军的反击却十分束手束脚,因为在南京,北华方面强烈向日本提出了抗议。北华代表陶尚铭对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气势汹汹地道:“韩国人反攻韩国是你们日本人跟韩国人的事情,我们不想搀和!但你们的飞机和大炮要是把炸弹和炮弹扔到中国的土地上,就别怪我们跟你们没完了!”
重光葵不得不急忙通过东京方面电令前线的日军,不准对江对岸的中国地区轰击炮弹和投掷炸弹,飞机也决不能开到江北岸。
这个命令让日本驻朝鲜军总司令官小矶国昭中将等朝鲜日军将领大为恼火,小矶国昭怒不可遏地道:“那些韩国军队都是北华训练的,他们的武器也是北华提供的,他们正在用来轰击我们的大炮也分明就是北华军的大炮,我们却只能挨打而不能还手,哪有这样的道理!”虽说小矶中将等人气急败坏,但客观上讲,第二次东北战争确实把日本陆军打得心惊胆寒了,以前那种蔑视中国的傲气都被打没了,日本政府和日本军方都担心日军的炮弹炸弹落到中国那边会给北华军提供参战的借口,因此只得忍气吞声地命令朝鲜的日军严禁对江对岸的中国领土炮击投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样的作战情况下,反攻朝鲜的韩军自然轻而易举地横渡图们江。原因很简单,韩军(北华军)的大炮可以肆无忌惮地轰击日军,而日军却不敢开炮,因为一不小心就把炮弹轰到江对岸的中国领土上了,飞机也不敢轻易起飞,因为一不小心也飞到江对岸了。日军这样缩手缩脚,使得韩军迅速就突破了图们江,杀上江对岸的朝鲜北部三池渊郡。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让韩军都热泪盈眶、欢呼雀跃,图们江南岸一片“催人泪下”的场面,不少韩军士兵一起高唱爱国歌曲,或者亲吻脚下的土地,一些韩军还取出一个个骨灰盒,里面都是为了韩国的光复而奋斗至死、壮志未酬的韩国爱国志士,金九等一些韩国临时政府的高层也不顾战火,亲自跑到烟火袅袅的图们江南岸,激动得老泪横流。韩军的这三个师拥有3万兵力且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北华军精锐,步兵武器跟北华军甲种师没有区别,同时还拥有大量重炮、坦克等武器,战斗力强大,因此渡过江后立刻就在对岸站稳了脚。小矶中将火急火燎之下急忙命令第19师团前往三池渊郡展开反击,小小的三池渊郡立刻陷入了双方的尸山血海里。
韩军和日军拼杀得你死我活时,张学良在沈阳正式发表北华的态度:韩国光复军反攻朝鲜半岛是正义的行为,北华本着道义和中韩友好的历史关系而会给予大力支持,但韩军日军交战是韩日两国的事情,中国不会干涉,因此北华军不会出动部队参加这场朝鲜战争。
这个声明让日本政府如释重负的同时又叫苦不迭:北华军不参战固然是件好事,但那句“大力支持”则意味深长,说明张学良的北华军会在韩军后面给韩军源源不断地输血,韩军相当于拥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可以得到充足的后勤物资保障。别的不说,三池渊郡的韩军居然拥有坦克和重炮,绝对是北华军提供的,北华军肯定会在接下来的战斗里给韩军提供更多的坦克大炮,这意味着消灭进入朝鲜境内的韩军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张学良随后还声称:韩日交战是韩日的事情,中国不会插手,但日军倘若把战火烧进了中国境内,那负责中国北方国防的北防军将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发表完这个声明后,张学良命令集结在威海卫的第107师乘坐海军的运输船队大摇大摆地开向济州岛,海军的30架战斗机、70架鱼雷机以及空军的70架战斗机、80架B-17轰炸机也光明正大地飞赴济州岛的航空兵基地,同时空军还有5个防空营也进入济州岛。海军的运输船队明火执仗地向济州岛全力运输武器弹药、辎重物资,并把岛上官兵的家眷撤回本土。日军没敢做出任何攻击行为。
小矶中将在给东京的作战报告里怒气冲冲地道:“瞎子都看得出来,中国人正在公然地准备参战!我们却任由他们肆无忌惮地集结部队而无动于衷!中国人就在我们面前有恃无恐地磨刀,我们却只能引颈待戮!简直岂有此理!”
陆军大臣川岛义之更加气急败坏:“你当我们看不到吗?但我们有什么办法?进攻他们的船队和飞机吗?中国人巴不得我们开火呢!”
“帝国军什么时候在面对中国人时已经这么胆小如鼠了?”小矶中将怒不可遏。
北华军之所以不着急,因为他们捏住了日本人不敢开第一枪的脉,所以在开战后,北华军有足够的时间不慌不忙地做好战斗准备。三池渊郡战场上,韩军和日军展开全面血战,双方都死伤巨大,但在韩军背后的鸭绿江北岸,在裁军中被已经取消了番号和编制的第4师、第10师、第83师的第二波的两万官兵正在待命,韩军死伤多少人,他们立刻补进去,因此韩军打来打去,还是齐装满员的三万人,日军第19师团则被打得有苦说不出。
小矶中将还是很有头脑的,他清楚地意识到,北华军迟早会参战,他们眼下只是在抓紧时间做着战争准备而已,一旦准备充足了,时机到了,北华军肯定找个借口参战,而自己则不能坐以待毙,因此小矶中将迅速向东京求援,要求增派部队到朝鲜。实际上,在第二次东北战争结束时,日本陆军已经千疮百孔,第2、第6、第16、第3师团被全歼,其余参战的第8、第9、第10、第11、第12、第7、第14师团等部队也都拼得油尽灯枯、死伤巨大,再加上日本耗资无数,无力迅速重建这些被打残了的部队,使得这些师团此时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小矶中将此时的朝鲜日军共有第19、第20、第13、第15师团,随后请求把第4、第5、第17、第18这四个师团也都调到朝鲜,并给朝鲜日军增加火炮、坦克、飞机等重武器以及辎重弹药。对此,东京方面也同意了。
面对已经爆发的朝鲜战争,北华军和日军可谓各怀鬼胎,都知道互相会早晚再次一决胜负,但却保持着假惺惺的和平,然后抓紧时间坐着战争准备。获悉朝鲜战争爆发后,北华高层一片哗然。张作相等元老们都坚决持反对态度,因为刚刚过了一两年的安生日子,又要打仗,这实在让人接受不了,况且,战争是最烧钱的,张作相等负责政务建设的元老们都担心整个北华会因为这场战争耗资无数,甚至还会陷入一个战争泥潭里。而杨宇霆等人则极力主张参战,吞并朝鲜,把日本势力驱逐出东亚大陆,奠定北华成为东亚陆上霸主的地位。杨宇霆等人本来就强烈要求扩张的,以前都是国内扩张,现在向国外扩张,意义则不同了,这无疑让他们十分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学良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却对张作相说道:“伯父放心吧!我们不会被朝鲜战争拖垮的,我向你保证。”
张作相敏锐地听得出张学良的这番话有一股特殊意味,散会后,他单独找到张学良:“汉卿,你跟我说实话,韩国人打回朝鲜,你真的不知情?”他目光如炬,咄咄逼人地看着张学良。
心里有鬼的张学良只得承认:“好吧,伯父,其实我知道。”
张作相心急如火:“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场战争要死多少人!耗费多少钱粮啊!要是再把战火烧到我们自己的国土上,那简直就是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