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的时候,韩军的五个师基本上扩建完毕,之所以这么快,一来是因为武器装备是现成的,二来是兵员军官也都是现成的。北华军对韩军的安排是,暂时先集结于汉城北部,加紧训练,准备以后配合北华军一起进攻南朝鲜。
但是,韩国政府和韩军再次“不听话”了。或许是被高维岳当初那番话给刺激得恼羞成怒了,或许是要靠着一场独立完成的胜利来振奋人心士气并以此提升韩国新政府的威望和影响力,或许是要证明韩国军队没有北华军的配合照样能打仗,或许是为了维护韩国政府和韩国军队的尊严以及独立性,韩军居然在瞒着北华军的情况下,展开了一场战事。4月15日,韩国政府和韩军总司令部集结了装备补充最好的第1、第2、第3师,在没有通知北华军的情况下单独对汉江南部的日军展开了进攻。换句话说,韩国人不要北华军的援助,自己干了。
池青天、金元凤等韩军高层也知道,汉城一带的汉江以南地区日军重兵云集,他们靠三个师去进攻日军简直是以卵击石,因此他们没有把攻击方向放在汉城的汉江南岸,而是选择了朝鲜中南部、汉城东南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叫龙门的小城镇。这个龙门在军事上没什么价值,因此北华军和日军都没有在乎,驻守当地的日军只有一个大队,北华军也没有进攻。韩军之所以要攻占龙门,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光复”一座韩国的城市,开创一个先例,虽然这个龙门很小,只有一两万居民,但如果韩军独立地攻占了龙门,那么在政治上和宣传上的意义都是非常大的。即便韩军只消灭几百日军,韩国政府也能大肆鼓噪地将其吹嘘成“龙门大捷”。
在瞒着北华军的情况下,池青天和金元凤指挥韩军3个师、3.5万兵力,于4月15日上午猛然穿过北华军和日军的前沿对峙战线,扑向了龙门。韩国政府称之为“第二场战役”(韩国政府在《韩国军队光复祖国的战史》中把朝鲜战争初期韩国光复军参与的三池渊郡战役称之为韩国军队光复韩国的第一场战役,虽然那场战役确实是伪装成韩军的北华军和日军展开的。)。韩军出击前,韩国总理李承晚还亲自给出征的韩军官兵进行讲话,要求“在这场光复南韩的战争中打响第一枪,打出韩国军人的军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门战役爆发后,韩军几乎兵不血刃,简直是轻而易举地就包围了龙门。之所以韩军如此顺利,因为韩军在进攻前既没有飞机轰炸,也没有炮群轰击,使得日军毫无防备。日军只提防北华军会进攻南韩,而北华军在进攻前肯定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和排山倒海的炮群,而韩军则是在“静悄悄”中突然进攻,进攻军队的身份和进攻方式都和北华军迥然不同,自然让日军措手不及。
三万韩军包围了一千余日军,让池青天等韩军高层欣喜若狂。在池青天等人看来,这是牛刀杀鸡的战斗,虽然赢得毫无技术含量,但韩军若能全歼日军一个大队,肯定也会成为韩国政府和韩国军队的荣耀资本。因此池青天等韩军高层急忙督促前线韩军迅猛进攻,速战速决地消灭龙门的日军。
龙门的日军和日本驻朝鲜军总司令部一开始都吓了一跳,都以为是北华军进攻了。但龙门战斗打了半天后,日军终于清楚了,是韩国人单独进攻了。起初,日军总司令部怀疑这是北华军“引蛇出洞”的计策,用韩军做诱饵和替死鬼,吸引日军主力增援龙门,继而被北华军包围和聚歼,因此松井大将在龙门战役爆发后的两天里都没有派出援兵,使得进攻龙门的韩军“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战果辉煌”。但两天后,松井大将隐约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立刻调遣了第17和第18师团两路夹击向龙门,以龙门为核心,包围进攻龙门的韩军。日军跟北华军打得很苦,但打韩军简直是砍瓜切菜。韩军在武器装备、士气意志上都远不如日军,龙门战场两翼的韩军在和日军交手后,立刻土崩瓦解。
眼看到回过神来的日军即将包抄龙门韩军的两翼,池青天等韩军高层惊慌失措,急忙向北华军请求援助。
汉城的北华志愿军总指挥部内,高维岳冷笑着看完韩军发来的求援电报后,扔在了一边,继续跟梁忠甲下棋。
梁忠甲问道:“不帮韩国人吗?”
高维岳冷笑:“帮?我睬都不想睬他们。”
没过半天,韩军的求援电报再次发来,请求北华军援助,即便不能出动地面部队,也起码要出动飞机增援。
梁忠甲问道:“还是不帮?”
高维岳冷笑:“不要睬他们。让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韩国佬吃点苦头,也让日本人帮我们剪掉韩国人的羽翼。没了军队,看他们还敢对我们阳奉阴违不!”
日军反攻龙门后的第三天,由于韩军主力已经被日军包围,韩国总统金九不得不在五内俱焚中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亲自上门来请求北华军出兵援助被围的韩军,却被告之“高总指挥去北朝鲜视察军队了”。金九顿时如坠深渊,绝望透顶。
此时的龙门战场上,日军已经彻底明白这是什么回事了,由于北华军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坐视韩军的覆灭,壮起胆来的日军不但肆无忌惮地向龙门增兵,就连被北华空军打得原本都不敢出动的日军航空兵的飞机也出现在了龙门战场上对韩军狂轰滥炸。雨点般的炮弹和炸弹下,韩军血肉横飞、狼奔豕突,继而一溃千里、降者遍野。龙门战役持续了一星期,参战的韩军第1、第2、第3师共3.5万兵力全部被日军击溃,除了四五千人逃离外,韩军死伤一万余,还有一万七八千向日军投降。这场战斗倒反而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愿望,因为日军在朝鲜北部战场上连战连败,士气军心都受到很大挫折,急需一场胜利来重整旗鼓,正好韩军送上门来,日军在龙门战役中大获全胜,对日军的士气起到了不小的振奋作用。
投降日军的韩军都没好下场。这些韩军先前跟着日军后面为虎作伥,后来向北华军投降,现在重新又向日军投降。日军非常地憎恶这些韩军降兵,因为韩国在名义上是日本的一部分,韩国人也是日本人,只不过是此等日本人。在日本人的心里,韩国人应该只能给自己做走狗,而他们却背叛大日本帝国,去给北华军做走狗,甚至还敢反过来咬真正的主人,即便现在再次投降了,也决不能原谅,再加上朝鲜南部的韩国人也因为韩国临时政府“光复”了韩国而蠢蠢欲动,对日本统治朝鲜的反抗越来越严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严厉地“杀鸡儆猴”,因此向日军投降的韩军最后基本上都被日军宰了个精光。韩军第1、第2、第3师经过龙门战役后被打得只剩下了番号。韩国政府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韩国政府自导自演的这场“反攻南韩”的闹剧并没有对北华军的整体战局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北华军从一开始就没指望韩军会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北华志愿军总指挥部里的作战参谋了此时已经制定了上百份进攻朝鲜南部的作战计划,没一份把韩军考虑在内。
4月29日这天,是裕仁天皇三十六周岁的生日,也是日本的“天长节”(日本皇后的生日是“地久节”)。日本举国喜庆的这天,东京的上空第一次出现了北华军的B-17轰炸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