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信号:U-11号,位置ac;
第二个信号:U-25号,位置bf;
第三个信号:U-28号,位置gu;
第四个信号:U-33号,位置pk。
U-18号:敌舰队正向正东偏北12方向前进,航速12节,舰艇数量超过20艘,主要目标为四艘大型军舰,且根据观察结果,四个主要目标都疑似受重伤,其中两个疑似战列舰,另外两个疑似重型巡洋舰或大型运输舰,都有拖轮进行拖曳和数量两艘至六艘的军舰进行护航。我艇建议进攻护航军舰较少的三号和四号目标,请根据作战准则进行配合。
U-33号:反对进攻。敌军护航军舰太多,进攻成功率很低,危险性很高。
U-18号:上级命令可以进攻。四个目标都是大型军舰且疑似受重伤,机会难得。
U-33号:反对进攻,危险性太高。
U-18号:牺牲我们五艘潜艇即便只换来敌军一艘主力舰也是值得的。U-47号在两天前击沉了日军一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大型运输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U-11号:同意。
U-25号:同意。
U-28号:同意。
U-33号:(一分钟后)我艇愿意负责第二梯次进攻。
客观上讲,北华海军的潜艇军官们和北华陆海空三军绝大部分的军人一样,都拥有非常浓厚的“东方战争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优先考虑歼敌战果,其次再考虑自身安危。以五艘潜艇进攻舰艇数量超过20艘的敌方舰队,这在德国海军潜艇军官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发疯行为,因为这跟同归于尽没区别,敌方舰艇如此之多,被发现的可能性极高,被发现后铁定就必死无疑。面对这种同样的情况,德国海军的潜艇基本会放弃进攻,因为德国海军和西方军人一样,都是“确保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再进攻敌人”,而北华海军和东方军人一样,却是反过来的,认为“即便自己牺牲了,若取得非常‘划算’的战果就是值得的”。正因为这种思想文化的差异,历史上二战末期德国和日本都开发出了“人操鱼雷”这种武器,但德国的人操鱼雷上配备着救生舱,即便人操鱼雷是极度危险的,德国人也会确保鱼雷上的士兵有哪怕只是一丝的逃生希望,而日本的人操鱼雷则完全就是类似于神风自杀飞机的自杀性武器。这种思想文化的差异,是东方军人比西方军人更“不要命”、东方战争比西方战争更残酷的主要原因,也是东方战场上经常出现敢死队而西方战场上却很少的原因。
五艘北华海军的海豚型战斗潜艇迅速根据狼群战术组建好战斗队形,U-18号和U-25号负责攻击三号目标,U-11号和U-28号负责攻击四号目标,U-33号在外延游弋负责“补刀”。三号目标是在嚴原港战斗中被命中了4条鱼雷的青叶号重型巡洋舰,而四号目标则是在嚴原港战斗中被命中了3条鱼雷的古鹰号重型巡洋舰,这两艘巨舰的伤势都非常严重,舰壳龟裂,巨量海水灌入隔水舱里,锅炉蒸汽轮机则因为海水灌入而被浇灭了两台,使得军舰动力锐减,同时鱼雷爆炸时还在底舱里引起了大火,严重毁坏了内部舰体结构,虽然没有让两舰遭到致命危险,但也是奄奄一息了。
6月7日凌晨2点10分,从海面下精确瞄准了青叶号和古鹰号的四艘北华军的潜艇猛然展开了凶猛的进攻。四艘潜艇的艇艏四具鱼雷发射管全部打开,每艘第一波就发射了四条鱼雷,以确保一击必杀。闪电般飞梭而去的鱼雷猛然在青叶号和古鹰号原本就残破不堪的身躯上再度炸开了巨大的火球,由于这四波鱼雷是从不同方向上发射过来的,因此对军舰的破坏程度极高。青叶号猝然间再次中了6条鱼雷,古鹰号则再次中了5条,两舰在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和支离破碎的金属撕裂声中彻底解体,短短二十分钟内就先后沉没,这是日本海军在跟北华军的战争中损失的第三艘和第四艘重型巡洋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护卫青叶号和古鹰号的军舰太多,因此U-18号、U-25号、U-11号、U-28号迅速就被发现了,海面上顿时恶浪滔天,围剿过来的日军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猛烈投掷深水炸弹,海面下雷球滚动、红光闪闪,密集的深水炸弹在海水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沸腾的海面上,一串串硕大的气泡和大量的油污碎片接连不断地涌上来,四艘北华海军的潜艇齐齐被击沉。
极度害怕周围海域里还有北华军潜艇的日舰发了疯地四处搜索,日军舰队的队形也出现了混乱,继而使得一个非常绝佳的攻击机会出现在了唯一幸存的U-33号的面前,体积最为巨大的一号目标完全暴露在了U-33号不足五百米的地方,原本护卫那个地方的日军驱逐舰正在别的地方搜索北华军潜艇。这个一号目标就是排水量37000吨的伊势号战列舰,并且这艘艨艟巨舰已经在嚴原港战斗里被北华军的鱼雷艇命中了5条鱼雷,如果U-33号猛然进攻,再度发射4条鱼雷击中伊势号,那伊势号将彻底回天无力,并且按照此时的位置,U-33号发射鱼雷后命中伊势号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直到护卫伊势号的驱逐舰在半小时后回来并重新填补这个防御缺口时,U-33号始终没有进攻,一直潜伏在60米深的海面下静静地躲避日舰的搜寻。日舰担心天亮,因此草草地搜寻了一番后便继续向本土撤离。U-33号上浮并搜寻其余四艘潜艇的幸存者,但一个都没有找到,最后独自平安离开了。
很显然,U-33号的艇长在这场战斗里没有任何不称职的行为,U-18、25、11、28号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但四艘潜艇全部被击沉,200名潜艇兵齐齐葬身海底深处,U-33号则带着全艇50名官兵平安回到了济州岛海军基地,尽管如此,整个潜艇部队里都对这位“胆小惧敌、临阵脱逃、毫无牺牲精神”的艇长交相鄙夷,就连U-33号的部分潜艇兵都对自己的长官感到轻蔑。北华海军的潜艇部队完全是德国教官彻头彻尾训练出来的,而德国潜艇部队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懂得关心部下却不能击沉敌舰的潜艇艇长是不会得到部下的尊重”,这种观念自然也被德国教官带进了北华潜艇部队里。U-33号在接下来的几次出航中都十分不顺利,主要原因是艇上部分潜艇兵不再尊重和服从艇长的指挥,这部分潜艇兵和支持艇长的潜艇兵甚至在潜艇里大打出手。最后,这位艇长后来不堪各方面的压力,一个人自杀身亡。
神出鬼没的北华海军的鱼雷艇和潜艇给日本海军再次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日军也试图用鱼雷艇去攻击北华军的舰队,但这完全是东施效颦。因为北华海军的舰队在白天才出动,日军鱼雷艇还没有靠近就会被飞机发现,如果日军鱼雷艇在夜间出动,根本就找不到北华海军的舰队。日军之所以被动,是因为不得不在夜间要给对马岛的日军运输弹药辎重,并且在白天又丧失制空权,这才造成日军处处被动挨打。日本枢密院议长、前日本海军大将、天皇侍卫长、日本温和派军人政治家铃木贯太郎获悉这场海战后,不无悲凉地叹息道:“当初我们以弱敌强地跟俄国人展开对马海战,最后只损失了三艘鱼雷艇就歼灭了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究其原因,一来俄国人安逸怠惰,我们励精图治,二来俄国人懦弱怕死,我们视死如归,三来俄国人骄傲轻敌,我们背水一战。然而如今,我们却成了三十二年前的俄国人,满洲军则成了三十二年前的我们。帝国海军保守消极,满洲军则舍生忘死,帝国海军笨拙迟钝,满洲军则灵活机动。帝国海军在这三十多年里变得越来越强大,却把当初又穷又弱时拥有的宝贵精神给丢失了,而满洲军却像当年的我们那样不惧强敌、英勇作战,这不得不让人难过万分啊!”铃木是日本海军的元老,曾亲身参与日清黄海大战和日俄对马海战的他亲眼目睹了日本海军在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的战争里慢慢地崛起并走向强盛,但此时看到已经拥有世界第三规模的日本海军却被北华海军屡屡打得灰头土脸、损失惨重,这不得不让这位日本海军元老痛彻心扉。
北华海军英勇作战并取得重大战果时,而对马岛的陆战团和伞兵团则陷入了不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