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这一天,德国政府和德国海军总司令部联合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把德国海军现役的吕佐夫号轻型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轻型战列舰、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轻型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这五艘军舰租借给中国海军,租期为十年,这五艘军舰上的德国海军官兵集体转变为中国海军的外籍雇佣军。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上将在新闻发布会上显得很真诚地道:“德国人民固然渴望能够重新拥有强大的海军,但现在毕竟已经不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了。德国的国策是振兴经济。让德国人民早日从经济萧条的影响和上次世界大战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过上富足的生活才是德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对于正为了经济复苏而努力工作的德国人民来说,黄油比大炮更重要。德国已经不再需要大洋舰队了。德国海军和德国陆军、德国空军一样,职责仅仅是保护本土,因此军队规模都会压缩到最小以减轻德国人民的负担。再加上德国的各个邻国都是德国的友好国家,因此建立庞大而臃肿的武装力量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因此我们决定把吕佐夫号等五艘对于德国并没有用途的大型军舰租借给急需大型军舰的中国海军,同时这也是为了证明德国政府、德国人民、德国军队爱好和平的一项举措。”
这个公告发出去后,顿时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反应。
英国、法国、美国、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挪威等西方国家都纷纷表示“对德国政府和德国军方的和平诚意深感赞赏和支持”。希特勒的纳粹政府自上台后,原本穷困潦倒的德国已经百废俱兴,正飞速地进行着经济上的复兴,并且还公开地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德国武装力量得到了重建,德军甚至还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这确实让西方国家隐隐很不安,特别是跟德国接壤的国家。英法等国最担心的就是德国东山再起并卷土重来。而眼下,德国却把本国海军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五艘主力舰都租借了出去,这种“自废武功”的行为让英法等国都松了一口气,并被英法等国视为“德国确实无意再度发动战争”的证据。
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西班牙叛军统帅佛朗哥等几个暗中跟希特勒眉来眼去的亲纳粹势力首脑则对此大惑不解,不理解原本雄心勃勃准备与英法等国再次一决雌雄的德国为何“自毁长城”。对此,希特勒也言语不详,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日本是最为惊恐的。因为德国政府和德国海军声称“因此我们决定把吕佐夫号等五艘对于德国并没有用途的大型军舰租借给急需大型军舰的中国海军”,很明显,中国海军为何“急需大型军舰”?自然是为了进攻日本本土。东京方面也知道张学良控制中的中国海军的实力,中国海军目前共拥有1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中型航空母舰(其中2艘实际上是德国海军的)、2艘战列巡洋舰、4艘重型巡洋舰、超过50艘潜艇,以及若干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这对日本本土已经构成严重威胁了,而中国海军又跟德国海军租借了3艘轻型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实力自然更上一层楼,日本的危险程度也就水涨船高。这不得不让东京方面大为惊慌。
紧随而来的第二个消息进一步加剧了东京的惊慌:北华军在9月1日宣布再次扩军。
张学良在从汉城返回沈阳后,去了一趟南京,向蒋介石提出扩军要求。
“又要扩军?还一下子扩增30个师?汉卿啊汉卿,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蒋介石当然感到有些不悦。张学良现在虽然是炙手可热、举国颂扬的“民族英雄”,但这对蒋介石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张学良的实力越强、威望越高,就越让蒋介石感到如坐针毡。蒋介石已经深深感到,自己当初在东北易帜时让东北保持很大独立性是“养虎为患”的愚蠢行为,硬生生让张学良这只小虎崽长成了一头咆哮山河、威震东亚的东北虎。虽说张学良从来没有侵犯过蒋介石的核心利益,但蒋介石仍然对张学良产生了越来越重的猜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主人原本养了一只温顺的小虎崽,等到这头小虎崽慢慢地成年了,拥有一口把主人吞下去的能力,尽管这头老虎仍然对主人很温顺,但主人也不可能再对它放心了。
“兄长放心吧!”张学良看得出蒋介石的疑虑和猜忌,因此他笑道,“其实不是真的扩军,是希望兄长您配合我演一出戏。”
“演戏?演给谁看?”蒋介石怀疑地看着张学良。
“演给日本人看。”张学良微微一笑。
9月1日上午,南京军政部和北华陆军总司令部联合对外发表公告,宣布给北华陆军增加第141师至第170师共30个师番号,把北华陆军从此时的70个师扩增为100个师。北华陆军总司令部在公告中声称:“...朝鲜战争结束后,东亚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但中国北方地区的边防和中国海上边防的局势仍然不容乐观,有鉴于迫切而客观的现状,进一步增强中国北方边防部队已势在必行。”随后,北华军总司令部也声称:“...韩国在饱受二十七年的殖民奴役后,眼下虽得到光复和解放,但韩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国防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建立强大的韩国国防力量已刻不容缓。由于韩国和中国已签署军同盟条约,因此中国愿意履行同盟职责和义务,竭尽全力协助韩国尽快建立包括30个步兵师、35万余兵力的国防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从八月下旬开始,进入韩国境内的北华军却是源源不断,鸭绿江大桥上,满载士兵和物资的列车川流不息、昼夜不停。短短一个月内,已经有超过四个北华军陆军师的番号出现在韩国境内。由于日本人刚刚被驱逐出韩国,而日本人占领韩国足足有二十七年,韩国境内眼下还残留着上百万日本人,日本间谍和情报机构简直多如牛毛,因此北华军大规模向韩国境内增兵自然被日本人洞悉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北华军还把原属于陆军作战序列的第107师和第111师也划入海军,改编为海军陆战师,第107师驻守在济州岛,第111师和第123师则分别进驻对马岛的上岛和下岛,三个师几乎是通宵达旦地在这济州岛和对马岛反复展开两栖登陆战的高强度训练,并且这三个师都是甲种师,使得海军陆战总兵力达到8万;北华空军的空降兵部队原有3个独立伞兵团,也在这同时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建,3个独立伞兵团扩建为3个独立伞兵师,每个伞兵师下辖1个伞兵团和2个机降步兵团,并且额外再建立1个空中突击团,使得北华空军的空降兵部队足足达到了10个团、总兵力3万人。
9月9日,北华海军在旅顺海军基地高调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并且特地邀请了各国驻华外交人员、驻华公馆武官以及数百名中外各方记者观摩阅兵式。苍茫无限的浩淼碧涛间,北华海军第一次正式向国内外展示自身的实力。参加阅兵式的北华海军的舰艇包括渤海号轻型航空母舰、4艘沙恩霍斯特战列巡洋舰、3艘吕佐夫级轻型战列舰、4艘新奥尔良级重型巡洋舰、4艘宁海级轻型巡洋舰、8艘新式驱逐舰、20多艘潜艇以及数十艘鱼雷舰、鱼雷艇、炮舰、炮艇、运输舰艇、补给舰艇、登陆舰艇、布雷舰艇、扫雷舰艇,另外还有上百架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各型飞机参加阅兵式。出于保密措施,北华海军的那4艘约克城级中型航母(其中的2艘实际上属于德国海军)并没有参加,但国内外各方来宾都已经对北华海军的实力惊叹不已了,毕竟才短短几年时间,北华海军就从原先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猛然间跃升到如今的规模。加上德国海军租借的那5艘主力舰,北华海军此时已经拥有16艘大型主力舰和100多艘潜艇、轻型巡洋舰、驱逐舰等其他轻型辅助军舰,以及400多架各型飞机,总吨位达到40万吨,整体规模已经同日本海军不相上下,但由于北华海军重视航空母舰和潜艇,没有搞什么“巨舰大炮”、“水面主力舰队决战”,因此北华海军在综合战斗力上基本已经超过日本海军了。(日本海军原本拥有各型舰艇220多艘,总吨位75万吨,在跟北华军多次交手后损失惨重,累计被北华军击沉4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6艘重型巡洋舰以及超过70艘其他各种轻型军舰和辅助军舰,损失舰艇吨位超过35万吨,此时剩下40多万吨。)
北华军又是大肆扩军又是加强训练又是租借外国军舰又是举行阅兵式,目的简直是昭然若揭,分明就是在为进攻日本本土做准备。这不得不让东京方面惊慌失措。实际上,北华军虽然和日军打得如火如荼,但中日两国其实并没有正式宣战。顿时,南京和沈阳一时间宾客如云,东京暗中派到南京的特使可谓犹如过江之鲫,而被东京搬出来充当调解者的第三国代表也趋之若鹜地来往于南京、沈阳、东京之间。由于皇道派势力日渐衰微,因此原本很多属于主和派的日本军政界人物纷纷重新登上高层,在对华工作上素来得到南京方面好评的重光葵被任命为新的日本驻华公使和新的日本外务大臣,全权负责“和平停战”的谈判。其实北华和日本的战争在本质上有些“不伦不类”,因为跟日本开战的并非中国中央政府,而是中国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南京政府此时反而成为东京跟沈阳对话的最佳窗口。而南京方面也十分乐得这项工作,南京一来是担心张学良搞得“太过火”,彻底爆发中日全面大战并引来西方列强的干涉,二来是担心张学良会屡战屡胜、越战越强,北华的实力和张学良的威望更上一层楼,必然会对南京造成不利,因此南京对于调停北华和日本的停战是非常乐意的。
日本通过第三方,拐弯抹角地向北华提出了双方停战和谈的条件。日方条件的核心是:
日本愿意废除《日韩合并条约》,承认韩王国的独立主权,承认北华对韩王国的实质控制权;作为交换,北华归还对马岛给日本,中日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实现东亚和平。
任凭南京方面也如何巧舌如簧地给日本做说客,北华对日本的和谈条件不予理睬。
九月底,朝鲜海峡。